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23篇
  免费   2010篇
  国内免费   735篇
管理学   202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47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86篇
丛书文集   5255篇
理论方法论   1884篇
综合类   42187篇
社会学   285篇
统计学   463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1272篇
  2020年   766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680篇
  2016年   772篇
  2015年   1539篇
  2014年   2269篇
  2013年   2588篇
  2012年   3030篇
  2011年   3893篇
  2010年   3908篇
  2009年   3880篇
  2008年   4294篇
  2007年   4207篇
  2006年   4040篇
  2005年   3465篇
  2004年   2773篇
  2003年   2171篇
  2002年   2197篇
  2001年   1904篇
  2000年   100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忠,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生活参与者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忠”思想发展史上,荀子的理论贡献在于对先秦各派的“忠”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综合改造,并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出发点,对“忠”做了新的界定,将其向着“忠君”的方向做出了理论上的诱导与压缩,使得原本内涵相当丰富的“忠”思想在荀子这里开始出现围绕“君”之事进行定向思考的倾向,从而促成了后世“忠君”文化的形成。尤其是荀子对法家思想的借鉴,使其“忠”思想超越了先秦儒家文化的理想主义色彩,获得了更强的现实政治意义。荀子的“忠”思想主体包含三个内容:忠信、忠顺、忠君,归结为一点就是引导人们去忠君。质言之,忠君为体,忠道为用,忠道是为了更好地忠君,是为荀子忠思想的最佳概括。  相似文献   
992.
“网上追逃”不仅涉及刑事诉讼中的侦查、审查起诉中的犯罪嫌疑人、审判阶段的被告人,也涉及刑罚执行阶段的罪犯,而且涉及监察案件的被调查人,因而并不仅仅属于侦查措施或者侦查活动。“网上追逃”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制在逃人员恢复法定状态。强制恢复法定状态的措施主要包括异地拘留逮捕的协助执行、先行拘留、无证抓捕,以及由此发生相应的讯问、羁押、押解等相关活动。“网上追逃”应当从适用规范及权利保护两个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993.
债券增信能帮助企业以更好的条件发行债券,因而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影响。通过对2007-2015年上市债券的研究发现:债券增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但不同的增信方式(第三方保证、抵押和质押)其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采用抵押担保的增信方式效果为最佳;并且,债券增信对企业创新的提升效果在融资约束企业更为明显,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扬雄治学,从辞赋到学术,都是在模拟他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文章总结了扬雄明道崇圣宗经的治学模式,认为这个模式是扬雄对后世产生的最大影响,而且是理解扬雄学术的钥匙。   相似文献   
995.
创新3.0时代,闽台合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文章以生态学为隐喻,提出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栖息者与“五位一体”的非生物支撑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在创新生态系统内闽台合作具有领域共占、互惠共生、协同进化、结网群居的特征。借鉴国内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经验,提出培育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通变”观是在前代资源的基础上、时代风气的契机中产生的,并非刘勰的创见。刘勰谈的“通”,是通晓“体”的意思;“变”是指具体作品的变化,谈的是“用”的多样化问题。以“体用”关系来解释,并不是说“通变”完全等于“体用”。“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是刘勰通变观的一大创见,由此通变观不仅是文学发展观以及创作方法的问题,更延展到个人才、气等层面。   相似文献   
997.
Ubiquitous learning (U-learning), a potential shortcut for China to modernize its education, is treated in this discussion as a mentality and means for citizens in high-tech society to seek a lifelong education. Thus situate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xploration of “superb competences”—material intelligence, internet thinking, and brain-related neuro knowledge—in college teachers outside their trained professional areas. It is believed that once the teachers are equipped with the material intelligence, internet thinking, and brain-related neuro knowledge, real U-learning practice is ensured and its rationale will be developed. Materi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net thinking are evolved from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refore constitute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U-learning in terms of technical and educational cognitive framework. A good knowledge of brain related neuroscience, the third competence, guarantees the scientific rooting of every element in the designing of U-leaning tasks, whose success resides in a serious respect of cognitive nature and rules of the brain. The building of such superb competences, as is argu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relies on various supports, like policies and technological aids, from all level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country as well as each individual teacher’s personal understanding and efforts.  相似文献   
998.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做出了战略性部署,这必将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深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应充分借助后者大势,科学借鉴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等相关成果与经验,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坚强队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强化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99.
1000.
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特点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及群体作用发挥的积极效果,并深刻影响高校育人质量和教育培养任务.为此,笔者运用自编问卷分别对高校学生进行了两次大型调查,将社会转型期不同年代大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着重从追求动机、合格标准、产生方式、角色扮演、价值取向几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十几年来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新特点,提出了“加强学生干部分类指导”等等培养大学生干部角色意识的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