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6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管理学   522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247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26篇
丛书文集   1738篇
理论方法论   345篇
综合类   4673篇
社会学   344篇
统计学   4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35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陈家明  蒋彬 《民族学刊》2020,11(5):120-126, 159-160
体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学界目前主要就体育现象本身进行对比或论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而缺乏符号学这一简约方法的深层次解读。国家认同是各种象征符号的集合。体育是一种天然的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含义。因而从符号学视野探究体育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核心是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体育的物源符号化、自然寓意、伴随文本意义、元语言解读、共同记忆塑造功能,有力促进现代国家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认清体育符号的标出性历史反转趋势,采取适当宽幅的文化选择,加强体育元语言的解读,充分利用体育符号媒介作用,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强化中华“多元一体”认识,厘清国家政治边界,从而有力促进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This research focuses upon employment in the new economy, exploring labour protec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digital age in China. Through an empirical survey conducted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social insurance and the labour rights of employees in the digital economic sector, such as gig employment, e-commerce, and various other forms of online employment, have been examined in-depth. This study reveals new regulatory loopholes in the digital labour market, which have substantially eroded the basis of social policy arrangements in China, “softening”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insurance branches and compliance with labour regulations remarkably. Drawing up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Polanyi on embeddedness and disembeddedness, we argue that the digital employment sector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sembedded from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ontrol. The new configuration in the digital field of social policy requires novel conceptual models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social risks in virtual spaces.  相似文献   
14.
《荀子》一书既有性恶的说法,也有性朴的说法.很多论者不注意后一种说法,而在注意到它的人之中,甚少有人认为它与性恶的说法是冲突的.日本学者免玉六郎别出心裁地以性朴论来解释《性恶》,而国内也有个别学者倾向于提出类似的解释.事实上,性朴与性恶是无法协调的.《性恶》无性朴的意思.我们在客观理解儒家人性论时要摆脱不正确的先入为主.荀子和董仲舒是性朴论的代表,而众多从王充开始先入为主的说法让人们不容易接受这一点.平心静气地读他们的原著,则可以发现以性恶论来说荀子,以情性阴阳论来说董仲舒是大有问题的.王充对董仲舒人性论的叙述难以在他的著作中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5.
Multi-valued strategy-proof social choice rules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new definition of strategy-proofness for multi-valued social choice correspondences. We prove two Gibbard-Satterthwaite type results for strategy-proof social choice correspondenc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allowing multiple outcomes as social choices will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an escape from the Gibbard-Satterthwaite impossibility theorem. Received: 24 January 2001/Accepted: 19 March 2001  相似文献   
16.
Zhou  Min  Cai  Guoxuan 《Qualitative sociology》2002,25(3):419-441
Qualitative Sociology - The upsurge of Chinese language media—publications, radio,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mirrors the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diversity of the...  相似文献   
17.
18.
无意识是一种不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在科学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的关系问题加以探讨,重点分析无意识的深隐性、可解性、偶现性的内在和谐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虚拟空间交织是人们常用的思维与认知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交织及其原则的介绍,描述了虚拟空间交织的运作,指出虚拟空间交织构建中主观取向的原则应为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0.
独生子女大学生运动项目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独生子女大学生运动项目特点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一~四年级 2 5 38名在校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 ,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 ,提出了改进目前普通高校传统体育课教学方法 ,及早调整课程设置 ,按运动项目特点安排课程内容 ,为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终生参加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