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建嵘 《决策》2003,(5):42-44
近年来农村群体性社会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作为转型斯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了国家是否可以顺利地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如果从原因方面来看,这些事件在一定的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农村社会利益整合及社会秩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和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在亚洲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就中国农民组织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根据课题组研究,当前中国农民的组织状况除政权组织外,大体上还存在三大类:一是具有政治性的维权组织;二是具有经济性的合作组织;三是具有公益性的社区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3.
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与思考 主持人的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我主持的课题组发表了一份《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的研究报告。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我认为,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了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而且土地问题往往涉及巨额经济利益,因此,也就决定了土地争议更具有对抗性和持久性。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公然对失地农民进行暴力镇压,以及知识精英出于各种目的的介入,使这一问题具有了相当大的政治爆炸性,有可能诱发较大的社会冲突。两年多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目前,1.25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但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既不能融入城市,又无法退回农村,他们长期的“城乡漂移”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农民工阶层内部分化日益明显,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诉求的多元化和利益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不仅有利于揭示中国农民工问题时代变迁的主要特征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提出一系列化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可行路径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黑恶势力和基层政权退化——湘南调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16.
17.
把地权还给农民——于建嵘对话陈志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建嵘:欢迎你来到京郊东书房.我们上一次见面是2005年在哈佛大学一个有关中国社会转型的会议上,当时我们讨论了中国农村土地问题.我们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革命的话语被逐渐淡化,经济建设获得了绝对的正当性。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口号中,执政者成功地完成了革命话语向改革话语的转换。然而由于对社会公平体制缺乏必要的关注,经济的增长并未使社会所有阶层受益。权力与资本、知识的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了全社会主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工人和农民社会边缘化程度加剧,中国社会开始显现出排斥性体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中政治型事件增加,组织化程度提高,而且冲突形式逐渐升级。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利益冲突加剧,农民负担过重;农村基层政权政治整合能力差;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强烈,反体制意识开始形成。防止和减少此类事件的对策:一是调整利益结构,减轻农民负担;二是推进政治改革,健全农村治理体制,三是增强法律观念,规范公共参与行为;四是建立危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