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12年2月23日至28日,"内地藏族流动人口研究"课题组在四川成都、北京召开了3场小型座谈会,就内地藏族流动人口对汉藏民族关系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既有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也有成都市的藏族企业家。以下是其中部分专家的发言摘录:  相似文献   
32.
清代,随着关帝信仰文化以格萨尔崇拜的形式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与此相关的汉族地区文化现象如抽签算卦等也在藏族地区开始盛行,在西藏一些庙宇内出现了同时使用藏文签谱与汉文签谱进行抽签算卦的藏传佛教宗教仪轨,甚至在部分藏传佛教寺庙神殿内出现了直接由藏文创作的签谱。文章对西藏拉萨功德林寺白度母殿藏文签谱《箭卦签诗预言》和雁荡山仙姑洞汉文签谱《仙姑洞灵签》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类似的典故和签诗体现了藏汉文化相互通融、同住共存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3.
工布地区的第穆摩崖文字是我区珍贵的文物古迹之一。其具体位置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门日区广久乡雍仲增村附近一巨石之上,面向西南。该处有两块自然堆叠的巨石,摩崖文字镌于下面一块巨石之上,而上面的巨石突出成檐状,故而文字风化不严重,字迹较同期赞普所立石碑之碑文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34.
问题的提起一位大学教授将《格萨尔王传》的《世界公桑》之部译成了汉文,这是对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的一大贡献。对此,表示由衷地高兴。据说,在译文的“前言”里说:“史诗中屡次出现‘噶伦’字样,……而噶伦官职的设置,也自清朝初年开始。因此,我们的初步看法是,这部史诗成为完本的写作时期,当在十八世纪以后。”就我个人来讲,对《格萨尔王传》并没有研究过,《世界公桑》这部书究竟成书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