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冲突及其管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个案追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新加坡合资兴建的某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DCT)的合作进展与运作过程进行纵向剖析,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分析合资双方在经营理念、决策方式、领导行为、管理风格、沟通方式、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员工激励等诸方面经历的冲突、交汇、融合的过程。可看出港口的国际化经营和跨国投资面临着不同国籍、民族、团队的人所带来的文化交叉,必须实行跨文化的有效管理,才能使资本和技术的投入获得满意的回报  相似文献   
162.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义利观上的深刻洞见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路向。先秦儒家认为,礼义与利益并非单线统摄,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义利既可两有,又会相互冲突。面对义利冲突,先秦儒家主张通过礼义的方式去解决和调节公私、群己、人我的利益冲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义以为上”“义之与比”“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义利抉择原则,其内在根据是“义以为质”,把义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从而将人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这些根本问题统合到如何做一个仁人义士的问题上,为儒家君子成德之教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先秦儒家对义利观的思考,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3.
为提高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在教授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需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理论的探索,提出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多元教学方式,以提高思政效果;在教学内容上,融入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以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学习激情和专业认同感。最终达到《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知识、技能和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