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98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420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是关系我国金融经济稳定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高度关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采取积极稳妥的防范措施和化解处置对策,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2.
2012年,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洛阳市政府金融办和全市金融机构齐心协力,紧紧围绕"福民强市"总体战略和"六加一攻坚战",采取积极措施,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43.
44.
东晋南朝、唐、宋、明四个时期山水诗中的禅意理趣,对山水诗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有:促使山水诗的意向哲理化,即从山水诗中的佛理与景物结合到以自然景物启悟哲理;开拓了山水诗的意境,即吸取佛学重象外境界之说,在表层的物象中深寓着超以象外的意味。  相似文献   
45.
电脑教学网络的管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学生的上机练习操作,在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无用文件。这些文件,大量积累后会造成服务器硬盘空间的浪费,影响网络的运行效率。所以,及时清除这些无用文件是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另外,由于服务器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46.
这次会议由中国茅盾研究学会、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师大中文系、福建省社科院文学所和福建省文学学会等五个单位联合举办,为期6天(1988年11月22—27日),代表60多人。会议邀请了苏联、美国、日本等外国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47.
试论行政行为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行政行为的界定、性质和分类的探讨入手,认为行政行为的核心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笔者简单回顾了理论界目前对行政行为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在政治系统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行政行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8.
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以及强者型的人格,是他“恶”的美学现形成的重要原因。恶之美既是鲁迅美学观的独特性所在,更是其深刻性所在。它所蕴含的叛逆精神和战斗精神,是文学的灵魂,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鲁迅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以及强者型的人格,是他“恶”的美学观形成的重要原因。恶之美既是鲁迅美学观的独特性所在,更是其深刻性所在,它所蕴含的叛逆精神和战斗精神,是文学的灵魂,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贺水金 《社会科学》2008,16(5):160-173
1840-1949年,是中国政治动荡、社会极不和谐的历史时期,期间爆发了一系列革命和战争.究其因,除了西学东渐、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冲击、制度冲突、社会矛盾激化以外,还由于货币制度没能"配伍得当".紊乱的货币体系成为近代中国动荡之源.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1934年废两改元以前,近代中国两、元并行,银、铜并用的货币体系,提高了交易成本,减缓了商品流转速度,阻碍了经济发展;也给社会民生造成种种不利影响;银价、铜价、物价大幅度变动,更使老百姓深受双重通货膨胀之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