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12.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的基本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造成了基建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也愈发凸显。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面对着资金管理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总体收支失衡风险等等。只有认真分析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控制风险的方法,以及改变高校财务管理的管理理念,才能保证高校基本建设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员工援助计划的概念为起点,分析了我国烟草行业开展员工援助计划的必要性,提出了员工援助计划在烟草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建立员工援助计划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的“窗口”。它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积极引导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能为地方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Excavated in 1972 in the Ling bao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the figurines playing chess are now a collection at the  相似文献   
16.
评价<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应当按照国际外交惯例,遵循维护国家民族权益平等互惠的外交准则,将其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依据翔实可靠文献史料论证首先予以明确定性,而后再对其影响与效果进行客观的评述.但近年来有的论著却往往采取所谓不偏不倚貌似公允手法,单纯论证其客观影响与效果却始终不予定性,还自诩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其实,这是对历史研究严肃性的亵渎和逃避责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直接或间接的婚姻关系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这在世界不少国家的历史上不乏其例。 波拿巴·拿破仑的婚姻史,可以说是政  相似文献   
18.
一、赏析 唐宋词坛,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婉约派以李璟、李煜、李清照为代表。作为女词人的李清照,独步词坛,在我国为数极少的女词人中,享有别人难与比拟的声誉,历久不衰,以至于今。 细读李清照的词作,描绘少女的纯真、惊恐、羞怯等各种情态,细腻入微,维妙维肖;写闺房少妇“惜别伤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学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由校长及其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教师"教"与学生"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活动过程。它的有效运作,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及制度、经费等方面的保障,而且还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 通常把按照形式逻辑同一律建立起来的概念叫作抽象概念。当我们对抽象概念进行深入考察后会发现,抽象概念是通过对客观对象的特征、特点的把握而建立起来的。然而,特征、特点是在客观对象的相互比较中把握到的,不比较是说不出特征、特点的。因此,凡是规定了的概念在它所把握的客观对象之外,一定还有另一客观对象存在,它所把握的特征、特点又正是把握另一客观对象的概念所不包含的。一切规定了的概念所把握的客观对象都是有限的,一切规定了的概念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成对的。这些成对概念的内涵是互不包含、互相排斥的;也只有成对概念内涵的互不包含、互相排斥,使每一概念内涵保持自我同一,才能使概念是规定了的、建立起来了的、有意义的。这就是说,如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