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土登嘉措是历代达赖喇嘛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教领袖。他的一生正处于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其功过是非,众说纷纭。研究任何历史事件及人物都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观察,对十三世达赖喇嘛也不例外,我们就此查阅了一些史料,试对其新政及历史地位作一些论述,以求教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2.
中共早期(1921~1927)法制思想的宣传教育继承了创始人的革命法制思想及其教育方法,于1922年明确了法制思想宣传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由此决定了法制思想宣传教育以工人、农民为主要的受教育者,以反映工人、农民等劳苦大众利益诉求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劳动保护、男女平等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报刊杂志,工人夜校、农民讲习所等培训机构,以及立法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口头语言、口号等为表达形式,针对性地开展革命法制思想的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为当代法制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3.
咸宁乡村生态旅游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咸宁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4.
研究李觏如何在解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阐述自己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拓展李觏现实主义思想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康国济民为意",可谓师古以用今之情怀;"道不以权,弗能相济也",乃李觏对<易>之解读;"摭其大略而述之",体现了<周礼>的回归及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75.
广州社工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2011年10月,《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正式出台。这意味着,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广州的131个街道、34个镇都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工。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大跃进”式的发展,虽可加速社工行业发展,但却容易带来混乱的现象。而目前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缺乏、专职社工缺口大,以及中心城区场地难觅,都已成为了推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难题,从而直接影响街坊所获服务的内容和质量。  相似文献   
76.
由于国家的主体即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根本不同,社会发展情况的差异,因此,海峡两岸的继承法从其本质、立法宗旨以及具体规定就存在不少区别。现就其中十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于双方更好地完善各自继承立法,更好地解决涉及海峡两岸继承法律关系、有效地保护海峡两岸人民的正当权益,促进  相似文献   
77.
1941年2月,达扎出任西藏地方摄政后,在西藏地方和中央之间的关系处于发展但尚未完全改善、西方势力在西藏的影响依然较大的情况下,采取了与前任摄政热振活佛截然不同的施政措施。本文通过分析他脱离西藏客观实际和社会基础上的政治尝试,阐释西藏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8.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辨及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本文从本义角度作哲学思辨,从广义角度作内涵分析.  相似文献   
79.
试析德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道德教育是伴随人类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提出来的,并日益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教育领域。它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为己任,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一种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0.
在江西省横峰县葛源溪畈的群山中,有一块三面环山的山谷平地,坐落着两栋破败不堪的瓦房,房前已长满杂草,这里就是横峰县麻风病村。目前村里只有一位村民——58岁的李国太老人。我们来到屋前,高唤了几声:“有人吗?”好久,从边厢房中一瘸一瘸地走出一位穿着破旧的老人,他就是李国太。看到我们的到来, 他露出非常意外的神情,嘴唇颤抖着说:“呦?!你们咋来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