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规模经济、学习经济、网络经济和适应性预期等经济学角度,作者揭示中国碳排放量锁定在技术和制度的复合制度体系。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下,高碳企业因承担额外环境成本导致最优产出下降,驱动高碳行业降低碳排放总量;低碳企业因获得额外环境收益导致最优产出增加,驱使资金流进低碳行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2.
常凯 《中国劳动》2004,(1):25-27
经济全球化,使资本社会内在的社会经济矛盾——资本和劳动的矛盾,扩大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矛盾。劳动者的权利处于“两头茫茫皆不见”的历史转换时期的真空阶段,我国目前出现的大量社会劳动问题,其实质即是劳动者的权利缺失和地位沦落。劳动者应该共享繁荣。重提“劳工神圣”,强调劳工权利,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的直接目标。然而,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一个前无古人的社会经济类型。人类经历过的市场经济,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一般的市场经济或现代的市…  相似文献   
13.
常凯 《中国劳动》2004,(4):14-17
劳动关系的一般定义可以界定为: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生产过程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从宏观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所谓个别劳动关系、集体或团体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关系或产业关系。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既是一种互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常凯 《北京纪事》2009,(8):11-13
798变成艺术区后,现在的北京,工厂似乎已经成为极富怀旧色彩的象征,那些厂区、车间,还有饭盒、自行车、工厂澡堂子等都成为我们记忆中最温暖最灿烂的部分。有些工厂早已远迁至郊区,不少的大型厂房都已被推翻,建立起高度繁荣、发达的商业街、住宅区。那些曾经在我们眼里无比广袤、深邃甚至巍峨的工厂,如今或改建、或废弃、或搬迁。时至今日,在北京还有哪些规模巨大、生产良好的工厂呢?  相似文献   
15.
引渡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但其在实践中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犯罪嫌疑人的审判与惩治.伴随全球化和区域性刑事一体化发展起来的引渡的替代措施,简化、便捷了对犯罪嫌疑人的缉拿归案.但是,以绑架和诱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引渡的非常规替代措施则由于其可能造成对他国国家主权及犯罪嫌疑人基本人权等引渡基本原则的侵犯而在实践当中饱受争议.笔者试图从当前国际社会引渡制度的现状出发,简要概括非常规替代措施的内容与所谓的“理论依据”,进而对非常规替代措施的合法性进行具体的批驳.  相似文献   
16.
常凯 《职业》2007,(19)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常凯 《中国劳动》2004,(12):4-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法律关系中,政府具有何种地位和作用,这既是劳动法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更直接涉及到政府在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中的定位.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了解和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具有学术意义,并且更有实践意义.但目前我国劳动法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劳动法学界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不当劳动行为立法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劳动者的团结权保障为其法理依据 ,以规范和平衡劳动关系为其直接目的的一项立法措施。不当劳动行为立法集中体现了劳动法律的社会法特征。当前中国亟需不当劳动行为立法。中国关于团结权的成文法规定和正在进行的完善团结权的立法活动 ,为中国不当劳动行为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环境。中国不当劳动行为立法主要应规定雇主的不当劳动行为 ,包括差别待遇、黄犬契约、拒绝集体谈判和控制干涉工会等内容。不当劳动行为立法还应匹配其救济规定 ,中国宜采用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并行、以行政救济为主的方式 ,至于救济机关 ,则可考虑由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组成劳动委员会来承担  相似文献   
19.
劳动标准:一个无法回避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凯 《中国劳动》2001,(12):12-1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直接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体系中,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构成部分.然而,现实的中国并未完成市场化的转变.因而,入世必然会引起WTO的规则与国内现存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的大碰撞.从中国市场化发展的趋向来看,入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但在近期,入世却会加剧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经济、社会和法律问题.劳动标准立法即是突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集体劳动争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持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关系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目前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由个别劳动关系调整到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转型。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为集体劳动关系的建构在制度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