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41.
中国的“德治”思想源远流长。“德治”思想从西周确立以来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考察中国“德治”思想的历史发展 ,有助于我们在当今社会对“以德治国”的方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42.
论文针对吉狄马加诗歌翻译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当代著名汉学家、诗歌翻译家、诗人梅丹理先生。梅丹理先生重点阐释了《易经》研究对其解读诗歌意象的重要启示,并围绕吉狄马加其人其诗、诗歌音乐性、个人民族诗歌翻译方法、成果,以及民族诗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自己未来的研究计划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些真知灼见不仅为吉狄马加诗歌翻译个案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长期受冷落的当代民族诗歌翻译与研究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243.
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农耕文化,铸造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寻根归家意识?家园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之所系?神之所向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寄托? 《同胞》中两代旅美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梁文华?詹姆斯父子对于地理家园?精神家园都有着深深的眷恋和追求,却成了无家可归者?之所以无家可归,直接的原因是当时动荡的时局使梁氏父子成了地理上的无家可归者;深层的原因是尴尬?杂糅的文化身份使其在文化冲突中产生困惑,由此成了心理上的无家可归者;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的生活状态?无家可归的实质主要是在人与环境?角色与关系?主体与客体的适应上发生了偏差,使梁氏父子无法融入现实环境?角色关系混乱?主体性丧失,由此导致其身心无处安放,灵魂无处寄托?在社会流动性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像梁氏父子被迫或者自愿远离故土的当代社会,研究以梁氏父子为代表的两代旅美知识分子无家可归及其对家园苦苦寻觅的精神苦旅,不但具有历史的?文学的借鉴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生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44.
张媛  栗鑫 《理论界》2008,(8):60-62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商业法律保护现状,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同时,借鉴和分析了美国、日本有关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值得借用和移植的部分,提出了适合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发展方向,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的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5.
目的建立三七花蕾中8种四环三萜皂苷(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b3、Rd和三七皂苷R1)的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4.6 mm×250 mm,5 μm)分析柱,以含0.005%甲酸的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在65 min内获得良好分离。结果三七花蕾中8种皂苷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R1 95.6%~102.5%(n=3), Rg1 98.8%~103.1%(n=3), Re 95.3%~101.7%(n=3),Rb1 98.9%~101.1%(n=3),Rc 95.6%~102.3%(n=3),Rb2 99.0%~100.4%(n=3),Rb3 99.2%~100.3%(n=3),Rd 95.0%~96.8%(n=3)。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三七花蕾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46.
将美国学者Jeanne Kelly和中国学者Nathan K.Mao(茅国权)翻译的《围城》英译本中的成语作为语料库进行具体探究。从语义空缺的角度对书中的成语进行归纳,分为含环境空缺的成语、含文化空缺的成语、含词汇空缺的成语、含其他类空缺的成语,继而结合德国功能派理论中的目的论去探讨针对各类成语译者如何采用异化和归化策略去处理它们,说明两种翻译策略需有机结合,以从实际翻译研究的角度给成语翻译的归化异化之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7.
自1979年发表《鬼作家》到2007年出版《退场的鬼魂》,菲利普·罗斯的叙事技巧既有承袭也有嬗变:虽然在叙事视角上都采用回溯的第一人称"内聚焦",但视角与声音的相异或一致凸显叙事的稚嫩或成熟;虽然在叙事结构上都采用框架式,但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却有简单和复杂之别;虽然在叙事策略上都采用虚实相间的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但就叙述者与作者、叙述本身、叙述文本中主人公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界线而言,《退场的鬼魂》比《鬼作家》的叙述更复杂、更娴熟.从视角、结构、策略三个维度看,《退场的鬼魂》承袭前作叙事主体、文本语境与叙事风格,含而不露地生成兼具文本间性的独异性,其充满叙事性想象的小说文本为"祖克曼系列小说"画上完美的句点,可视为菲利普·罗斯"祖克曼系列"叙事艺术技巧上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248.
死亡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宿命,它以其自身的神秘性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人们,赋予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本文以电影《人生大事》中的“黑盒子”“天上的星星”“外婆的消失”三重意象凸显出儿童死亡叙事的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从“身体”“社会”与“灵魂”三个维度进行死亡的内涵阐释,最后获得儿童如何面对死亡的理想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