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甘、青、川交接区域具有多样且交错分布的经济地域类型,也使得农牧业成为该区域主要而又稳定的传统劳动地域分工,从而形成了区域内各民族不同的经济文化特征。自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多重制约作用使该区域经济发展还十分落后。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即将规划“十一五”的背景下,筹划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应成为国家及相关省区着重考虑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至2012年中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口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少儿抚养比下降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老人抚养系数升高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前农村人口结构转变将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农业经济的增长将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其对居民消费上升的贡献会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被强化,但随着老人抚养比的上升逐步被弱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委托代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为指导,以精准扶贫实践中“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委会、农户之间的三层委托-代理框架,梳理了精准扶贫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行为选择,分析了精准扶贫实践中精英俘获、贫困人口福利依赖、“数字脱贫”等道德风险问题的形成机理,并从激励相容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以期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现状,指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以非公有制为主,并进一步论述了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的几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农村外出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2006年甘肃省10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外出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年外出时间、务工行业和流动区域等因素对外出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柳建平  张永丽 《西北人口》2008,29(3):91-94,100
本文利用对甘肃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六个样本村的调查资料。在总结贫困地区致贫基本原因的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及其相关因素对缓解农村贫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外出劳动力数量、流动者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流动时间的长短、流动的稳定性、流动区域等因素对缓解家庭贫困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村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在甘肃省10个样本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两代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特征及流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流动劳动者将逐渐成为流动主体.他们的流动观念、流动动因、流动行为和生活预期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流动已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新趋势,这些变化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效应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在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农村外出打工者外出前后自身变化,说明了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者本身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挥流动对人力资本的正面作用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首先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满足的条件;其次利用交叉表进行单变量分析,对需求条件中的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方法建立多个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受教年限、工作稳定性、净收入、劳动合同这5个变量是农民工市民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