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40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590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4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1 毫秒
81.
电子政务:政府治理模式的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化的政府是参与入世后国际间竞争的必要条件 ,是构成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件之一。推行电子政务 ,实质上就是建立起电子化的政府管理体系 ,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目前中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 ,政府信息化的进程在明显加快 ,电子政务建设也在阔步前行。因为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改进 ,而是行政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82.
孙中山不僅是近代中国的偉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而且也是亞洲民族解放斗爭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在亞洲国家反殖民主义的斗爭空前高漲的今天,研究孙中山对亞洲民族解放斗爭的貢献和影响,說明他如何从亞洲民族解放斗爭得到鼓舞和吸取經驗教訓,探討他对亞洲民族解放斗爭的看法的发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样  相似文献   
83.
组织革命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战后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组织正经历着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鞍钢宪法”与日本模式曾同为后福特制的先驱 ,但与日本模式启发了知识经济在组织上的变革有很大不同 ,不利的国际结构制约条件、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以及对生态资源条件的不恰当认识等使“鞍钢宪法”无法成长为未来组织演变的基础。“鞍钢宪法”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对世界发展潮流高度敏感并对直觉意识不断反思 ;利用传统的文化和组织资源实现制度创新 ;不断突破思维和视野的局限 ;探索后福特制在我国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4.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现状表明 ,对其实施继续教育很有必要。继续教育可通过在职学习、脱产半脱产学习、参观考察、学术交流及自学等形式 ,着重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及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5.
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指导思想。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本文结合我国城市社区的现状,从民主化管理、经济持续发展、文明自律和绿色环境营造的角度对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实施这些机制的必要措施:引导、扶持社区自治;建立多渠道的社区融资体系;加强居民教育;开展学习型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合理规划、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6.
辛亥暗杀风云的思想社会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大潮中曾兴起一股鼓吹并实施暗杀的潜流。其蔓延之广、影响之大 ,成为辛亥革命时期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为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这一社会现象 ,正确认识这一社会大变动中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 ,准确把握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及无政府主义者在这一历史背景中的政治主张和表现 ,本文谨就此现象产生的思想、社会根源作一力所能及的挖掘和阐释。一暗杀之所以能在 2 0世纪初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并风行一时 ,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的 ,归纳起来 ,不外以下几点 :1 .西方无政府主义及俄国虚无党…  相似文献   
87.
<正> 毛泽东在完成其世界观转变以前,所受的思想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主要是受了宋明理学、曾国藩、谭嗣同、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杨昌济等的影响。但作者认为,对青年毛泽东理论思维模式的形成产生过不同程度影响的,还远不止这些。比如,王船山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影响,就很值得研究,然而现在所见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却很少。本文试就这一课题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8.
佛教自传入古代中国后,渗透到了各层次文化之中。它丰富了中国的民间文化,体现了它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民间佛教文化的发达,也是佛教中国化的某种缩影。  相似文献   
89.
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金融在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差距,必须加强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建立健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全融体系,建立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全力支持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0.
赵行良 《船山学刊》2004,(1):93-95,126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历代学者都研究过这一问题。我认为“道”不是一个名词 ,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指由“无”向“有”转化的过程 ,是“无”和“有”的统一 ,类似于海德格尔的“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