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57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比较全球城市数字媒体产业,美国城市的数字媒体产业专业化程度高、营收规模处于垄断地位;亚洲城市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多,但产业结构处于全球数字媒体产业链后端,协同辐射效应不强。根据演化趋势,2008-2017年全球城市数字媒体产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中国城市保持稳健发展,并呈现三大城市群领跑全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演化格局。究其学理性,全球城市数字媒体产业集聚有特有的形成机理:一是基于创新资源的生态式集聚机理,二是基于科技与文化深度耦合的集聚机理,三是基于新经济定位与治理范式协同驱动的聚集机理。鉴于此,我国城市数字媒体产业未来发展应立足于集聚效应,强化顶层设计,协同布局并释放“北上广深”辐射效应,加大核心科技研发力度,利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智媒体能级,挖掘自身特色,形成数字媒体产业“东西互建”的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由知识分子”是近年频繁亮相的一个词。乍一看,它不过就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排列组合,似乎热爱自由的知识分子皆可归入此列,但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只有理清了“自由”和“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才有可能抵达这个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以降,但若论及一种兼及制度、社会与思想的整体形变,仍当属共和肇兴之后的新文化时代。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文化变迁,自有其内部规律可循。以学衡解体与吴宓北上作为象征符号,则可引出作为南北学术调和地的清华大学,进而得以呈现中国现代学术型构的若干二元关系面相,诸如北大—清华双峰汇源的北方学统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主流、中央研究院与中央大学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伏流、学术庙堂与知识江湖的对立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之潜流等,对于理解现代中国学术(文化)场域里的结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现代学术(兼及文化与思想)场域所呈现出的侨易格局,既具有一定的继往开来的知识独立诉求之气象,也展示了某种值得总结的客观性学术规律,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三:侨中有序、变度渐常、由象见道。  相似文献   
4.
臧志彭  解学芳 《学术论坛》2012,35(7):99-104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管理命题的全球性特征将促使整个国际世界给予其更多关注。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新的理论命题,基于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赋予了网络文化产业与众不同的特点,也决定了许多西方学者聚焦于研究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是否有必要这一科学命题上,并多从网络技术与管理、制度等多维度互动逻辑关系切入解析。总体来看,国际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研究轨迹着力于技术与管理的"双赢",这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研究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诗经·甘棠》历来都被认为是一首赞美召公之德的诗作。关于甘棠故事的解读,从西汉初期的"巡行乡邑"在甘棠树下"决狱政事",到西汉中期的不妨农事、"为民爱力",再到东汉时期的"听男女之讼",历代经学家的注疏存在着历史的层累叠加。总的来看,"召公之德"包括三方面:首先是他为二伯能居上下位,与民众直接交流并深得民心;其次是他施善政,"巡行乡邑"使民得以乐业、使官得以行法、使"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最后是他"为民爱力"、不妨农事、爱民如子。这些都是召公行文王之德,教化南国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业经济体和文化输出强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体制,文化艺术基金会是其文化体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总结美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带动文化产业和发展文化事业两个层面发挥的不同作用,检视其管理运作模式和相关的配套法律政策,给我国发展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伊格尔顿是反"本质"论者,他把对"文学"的命名看做是各种现实关系相互纠葛所形成的某项事件。伊格尔顿从对语言的分析出发,将其与现实的话语相连,引入本雅明的"寓言"概念,企图从中找出从语言通往现实秩序的入口,而修辞理论则是伊格尔顿语言关系现实化工作的深入。修辞强调对话性与公共性,这正是现代性建立以来逐步失去的东西,而批评的意义就在于重新唤醒修辞的力量,让个体与其生存的现实秩序变得更具互动性。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学人为振兴中国古典思想,承续生命的书写,该何去何从?现今越来越多的学人认识到中西融通,那么中学的起兴如何呢?在做中学的起兴时已遇到一个方法上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古典进行诠释,并且与西学融通,这个问题还不是一个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很重要.所以就有了中国人文诠释的研究,这个研究是建立在对诠释学的基础之上而又突出其自身特点的.中国人文诠释要做到在现代的语言环境之中对古典进行新的诠释,虽然每一代人都在做这些工作,但是环境的变化总是快于这些学人的诠释工作.到底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以利后人?  相似文献   
10.
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JacquesRanciere)认为,后民主时代的共识秩序,就是财产统治和专家知识统治。在这样的秩序中,现代大众社会中个人的无限制的欲望,通过大众媒体和超市,来对社会进行权力网络式的统治,后者被我们称为共识民主。先前,哲学家哈贝马斯企图证明,这种统治在理性的引导下,尤其在交往理性的日常运用中,会具有更多的合法性,酒吧到沙龙到公共媒体到议会之间,有一开明理性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