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21.
张文宏  刘飞  项军 《社会学研究》2023,(4):27-49+226-227
公众主观地位认同的提升是共同富裕不断推进的重要体现。与以往强调相对剥夺地位的影响不同,本文将社会比较的方向、效应和半径整合为“新社会比较理论”,探讨了向上比较与向下比较效应因比较半径的不同而变化的趋势。研究发现,个体经济地位的向上比较与向下比较对地位认同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向上比较的负效应强于向下比较的正效应;双向比较的对比效应随地理范围的扩大而增强。这些发现揭示了抑制收入差距扩大对于改善民众低位认同及提升获得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2.
虞锦美 《社会》2023,(5):235-240
<正>2023年8月26—27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编辑部、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办,多所大学协办的第二十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0余位资深教授、青年学者、学生参加了工作坊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223.
当前,随着绿色化、智能化社区的建立,有效的社区治理仍然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内容。但因为地区经济、文化、资源等领域发展程度不同,业委会、物业公司、居委会以及居民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在互动过程中仍会产生矛盾和摩擦。从角色理论视角出发,以L市L小区为个案,发现存在原业委会不作为,业委会重选困难重重;物业公司态度、服务跟不上;小区居民怨气与日俱增等困境。其根源在于主体角色间各执己见、互不认同,难以达成共识;居委会角色被边缘化,难以发挥角色作用;沟通机制原有功能退化,转而成为居民表达愤懑情绪的平台。综上,由于L小区各主体未能按照应有规则履行相应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在追求更高质量(温度与风度并存)的期望和实际情况之间产生冲突,这对建设和谐小区氛围造成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小区治理必须加强各主体角色定位与识别,严格按照角色规范实施行为,增强对彼此角色的认同。  相似文献   
224.
社区治理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基于参与治理的过程视角,上海P区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前期针对需求发现的社校合作策略、参与中期基于优势视角的资源整合策略和以契约及平台为基础的协同共治策略、参与后期基于过程目标和社会影响力维度的效应评估策略,为当前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25.
基于一个异地商会组织的深度个案研究,本文从内部组织原则入手,展现了该社会组织构造差序公共性的实践。“差序公共性”包涵了三个逐渐外推的层次:“团体的公共性”体现为组织内部对领导层结构的协商安排,克服派系关系的分裂效应而实现组织整合;“地方的公共性”体现为对组织会员资格的弹性界定与模糊运用,通过会员资格的非排他性和延展性建立社会归属意识;“政治的公共性”,体现为将组织积极纳入国家政治的自我要求。从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出发,“差序公共性”形成了一个由主导性地方派系为中心、以会员为一般边界、以来源地社会为归属、以政治社会为外延的差序格局,这使得社会组织在构成组织单位的同时又融入地方社会和体制政治。本文的讨论,弥补了当前社会组织研究中“社会”分析不足的缺陷,展现了一种“同心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也体现了社会组织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特殊路径。  相似文献   
226.
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驱动下,我国单一的就业模式逐渐被打破,灵活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形态。在前沿数字科技的驱动下,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规模日趋扩大且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等新的发展趋势。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已无法完全解释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及社会表现的现状。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新人力资本框架下的非认知能力在灵活就业的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非认知能力通过直接和间接双重机制发挥作用,促进劳动者实现由自驱力到胜任力之间的转化。基于不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能力生成的特征,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对非认知能力的投资,不仅对于提升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这一日趋庞大的群体的就业质量,增加该群体幸福感和获得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于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方向的转变也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27.
在集体行动中,领袖或积极分子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责任感、团体压力、个人利益和制度排斥等因素会导致积极分子的出现,但这些因素并非固定不变的。基于对A市业主积极分子群体的考察,本研究发现一些业主领袖基于自身利益、责任感、公益心或群体期望等因素投身于公共行动中,很多情况下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同的业主积极分子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天平上的倾斜方向、倾斜时间与倾斜原因不尽相同。一些领袖和积极分子在遭遇到挫折后,会产生"失望"情绪,进而退出公共行动或改变行动策略。这表明影响集体行动领袖的因素通常是混合多元的,随着情境的变化,领袖们会重新调整他们的行动目标,进而改变行动模式,这会影响他们与其他业主的互动和群体团结。借助赫希曼关于"失望"的理论,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集体行动积极分子在私人和公共行动之间参与转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2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