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冯莉 《社会科学》2012,(11):85-93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农村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我国中部农村的公共生活模式,正在从运动式、集权化的公共生活形态向现代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化和个体化是转型期我国中部乡村公共生活的重要表征:一方面,农村社会现代化运动中物质文明的长足进步带来了货币的繁盛;但另一方面,随之而至的是公共生活领域的被浸染、公共生活模式的货币化剧变以及个体化生存压力的增大和人们宗教皈依的剧增。因此,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和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构建健康向上的农村公共生活模式,是今后农村经济社会良性运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研究,亟须在世界历史哲学的层面展开基础性的方法论反思。"文明比较"作为中国道路研究的一种根本视域,实际上是"文明论"与"普遍历史"视角的有机统一。黑格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等重要思想家,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有机统一的基本范例。当代中国道路研究,应当立足于"文明论"基础之上,建构一种能够真正切近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的更高意义上的"普遍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23.
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进入"全面从严治党"新阶段.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理念新战略及其实践新举措新成就无不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热烈反响.国际社会继"中国热"后出现了"中共热",而"中共热"之中又以"党建热"最为明显.国外政要、学者、媒体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所开展的研究、解读及其叙述逻辑,主要涉及六大议题:一是基于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的整体性;二是基于制度建设与实践路径的科学性;三是基于外在表现与政治意涵的独创性;四是基于时代背景与目标任务的必要性;五是基于伟大成就与国际影响的有效性:六是基于未来走向的几种可能性.国际社会的关注、研究和解读,可以成为我们深化党建研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