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33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赵薇 《北方论丛》2013,(1):95-99
白鸟库吉提出的“尧舜禹抹杀论”以对中国古史高度打压的姿态,催生了日本史学界在学术研究层面上对汉文化的反思,引发了人类学视角下对汉文化的讨论,带动了其后日本东洋史学的发展与繁荣.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的核心观点包括抹杀尧舜禹和推崇儒教,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还原到当时代日本东洋史学发生之初的文化背景中,通过考察对《尧典》记事真伪的讨论剥开“尧舜禹抹杀论”的实质内核,通过廓清“尧舜禹抹杀论”对甲骨学的无视之状明晰白鸟库吉所谓的“实证”史学方法,白鸟库吉对日本传统汉学研究态度与方法予以解构,对以日本为核心的东洋史学文化框架的建构.  相似文献   
22.
王希天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的优秀人物之一,经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时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他年轻短暂的一生中,闪烁着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其始于接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终于向往以苏俄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色彩。  相似文献   
23.
圣殿骑士团一案的主导者是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以宗教信仰去解释腓力四世的行为在逻辑上是成立的.由于本案发生的时空背景--人们对卡佩家族的固有看法、腓力四世的财政困难、政教斗争--与思维定势、常理等诸多因素的交织使原本简单的历史事件复杂化了.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宗教狂热和偏执是腓力四世镇压圣殿骑士团的真正原因,而非财政考量.  相似文献   
24.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培训实效为重点,努力构建符合学生干部成长规律的分层次、分阶段、科学合理的素质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生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巫与巫术是中国戏剧的源头活水.从巫舞、雩祭、蜡祭、尸祭中的角色扮演,到秦汉宫庭傩礼的世俗化、娱人化演变,直至傩戏的产生,这些具有相关戏剧要素的早期戏剧的巫傩形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但它们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演变,最终促成了中国戏剧的诞生.从而验证了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一样,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  相似文献   
26.
张居三 《求是学刊》2007,34(3):107-111
在中国文学史上,《国语》一向不被人重视。其实不论是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国语》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通过对《国语》编撰意图的分析,认为其文学史料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紧紧围绕礼治、民本、忠恕、正名等思想选择的。此外,《国语》一书结构的安排,也不只是遵循周王室与各诸侯国关系远近、先华夏后蛮夷的原则,而是另有深意,即反映礼乐崩坏的前因后果。《国语》一书因此成为有机的整体,文学和史学价值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7.
刘晓东 《求是学刊》2007,34(5):130-136
明代科举体制的相对完善,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科举竞争压力、内外廉考官权力的不对等与试文的程式化等内在弊端。随着晚明科举流通机制的日渐壅滞,这些弊端也日渐显露,导致了舞弊、权力寻租及揣摩等科场风变的泛生。科举取士公正与公平性的削弱,使基层士人之科举生存环境渐趋恶化,并促动了士人科举心态由"中和恬退"向"燥竞"与"游离"的转化。  相似文献   
28.
全面内战爆发后,随着联合政府主张的夭折,内战的扩大以及国共力量此消彼涨的变化,受英美影响,以追求政治民主和经济自由为宗旨的自由主义者,从民族和自由主义理念出发,对中共的态度经历了从批评和指责——理解和同情——团结和合作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折射出自由主义者对自身政治理念的修正,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29.
顾丽华 《南都学坛》2007,27(2):14-20
近五年来,有关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研究有了较大拓展,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律文释疑,包括律文的制作年代、简的分类和顺序、简文个别字词的理解。二是政治史研究,包括官制、吏治、中央与地方关系、关津制度。三是经济史研究,包括土地制度、税收制度、赋役制度、货币制度。四是社会文化史研究,包括户籍问题、继承问题、妇女问题、奴婢问题。五是法律史研究,主要侧重考察《二年律令》中律令的渊源、分类与格式、法律思想、刑罚原则以及具体刑罚。总结近年学界对《二年律令》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秦汉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0.
罗马帝国时期农民的负担体现出其随意性、不公平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国机构臃肿, 各种费用剧增, 从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不仅对罗马帝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而且加剧了罗马帝国衰亡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