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李蔬君  李韬 《唐都学刊》2004,20(6):68-71
政府信用与政府合法性及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它是政府良性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政府要想实现其良性运行的目标,就必须从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和提高政府公务员信用意识这两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身信用度。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一直是正在转型的欠发达国家孜孜以求的首要目标 ,但很多欠发达国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满足发展所要求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尽管民主主义和权威主义的政治控制形式不断地被许多国家采用 ,但其稳定的绩效并不明显 ,欠发达国家的政治控制问题始终未得到妥善的解决。相比之下 ,中国采取的以改革、发展与稳定为核心的政治控制战略显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岩 《民族研究》2001,(1):52-62
本文阐述了自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中叶美国插手所谓“西藏问题”的基本过程 ,分析了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和历史背景 ,着重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开始插手“西藏问题”的原因 ,以及战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利用“西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阴谋。文章认为 ,美国政府的传统政策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是在冷战时期 ,又暗中支持“西藏独立”的活动。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 ,不符合美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 ,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美国只有在西藏问题上采取明智的、有远见的政策 ,才能使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生活中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别是对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社会心理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以至在部分社会成员当中的道德失范和道德冲突问题日渐凸现。这将对  相似文献   
15.
社会体制是社会运行的机理,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本文从和谐体制的差异性、社会化、政府转型方面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应对发展挑战和困境的必然选择,内容实在,针对性很强。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实效,应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一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述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时指出,这个理论对以下三种类型国家的状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并作出了科学的判断。第一种情况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第二种情况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第三种情况是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就我国理论界研究状况而言,研究“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显得不够。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个问题时很自然地会得出这个结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超前意识与制定正确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首先,现代化建设的超前意识是制定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回顾过去,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和党中央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展开而不断加深认识的。它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的一条主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这一思想的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这是我们党明确提出和确立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本方针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探索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事关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尚属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它要求我们科学地回答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什么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分清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是非界限;二是什么是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是怎样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一个历久而常新的热门话题,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憧憬和追求的政治理想。它令人神往,又使人困惑。有关民主的著述可谓…  相似文献   
20.
常为人们忽视的中世纪并非是法治发展史上的空白。法治思想与实践在中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 ,法治首先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相互妥协的产物 (阶级性 ) ,随后才表现为全社会各阶级的共有价值 (中立性 ) ,既是价值 ,又是工具 ;既有阶级性 ,又有普适性 ,笼统地强调任一方面而不顾其他方面都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