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62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47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5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4 毫秒
41.
略论干部道德建设胡隆辉(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呼唤社会道德建设。干部由于其职业活动所具有的执掌行使权力、代表党和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特殊地位和重大责任,因而干部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干部的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决定...  相似文献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及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是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结构,是由哲学基础、基本理论与具体理论三部分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体系,它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并围绕着这一主题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相互联系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15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显示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43.
以弘扬民族精神引领文化建设,以推进文化建设培育民族精神,这应视为我国实施文化建设战略的一种基本理念和思路。在现阶段的文化建设中,需要把民族精神建设摆在适当优先的战略地位,同时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机制。  相似文献   
44.
在社会转型期,妇女参政面临困境,一是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二是政策环境尚不理想,三是经济地位的制约,四是女性自身素质的局限。针对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创造条件,为妇女参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创新制度,完善妇女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能力;四是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45.
邓小平在党的建设理论上的独特贡献是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他在执政党建设理论上的卓越功绩,是提出并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到以发展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性转变.他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四大问题;强调并阐述了执政党要经受执政考验,提高执政本领,巩固执政地位;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的总目标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八项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46.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直接动力。目前农村民主政治管理体制还存在以下问题:乡镇政权对上负责充分体现,对下负责明显不足;乡镇政权财政上基本依赖乡村经济组织,却在政府行为上不对其负责;乡镇政府对人大负责难以落实;乡镇对村的控制明显加强,村民自治有所削弱;乡镇政权权力小责任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真正落实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47.
遏制我国农村返贫现象的若干举措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村返贫现象日益突出.要使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必须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积极实施开发式扶贫和科技扶贫战略,探索扶贫到户的有效途径,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扶贫监测系统,提高返贫人口的素质,降低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48.
丁素 《中州学刊》2003,(5):138-141
中国近代以来的重大运动和历史转折 ,都始终相伴着对先进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近代文化在黑暗、彷惶中选择的历史必然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拯救中国革命和导向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之必须的中国先进文化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9.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33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要做到这一点,应当对以多党制和议会制为重要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民主同国家密不可分,它是国家的一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综观他们的有关论述,国家对社会的独立性又具有三种更为具体的含义。以这些不同含义上的国家的独立性为视角,对资产阶级民主进行具体的、历史的考察,有助于深刻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防止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偏离既定的正确目标。 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依然是同广大社会成员相对立和脱离的独立领域,资产阶级民主不可能是多数人的民主  相似文献   
50.
二程在提出“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这一对范畴的基础上,进而又从“格物致知”出发,具体阐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指出了区别认识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范畴,这就是“真知”与“常知”、“积累”与“贯通”。目前理论界对二程认识论中这两对范畴探讨甚少,而往往又失之偏颇。本文试就此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二程较早地提出了“真知”这一认识论范畴,并说:“真知与常知异”。(《二程集》第一册,第19页。本文所引二程之语录均出自《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以下只注明册数和页码)所谓“真知”,是指在自身经历、探索中所得到对某一事物的深刻的认识,“常知”,则是指间接地通过他人传来的、流于表面的一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