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22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重庆直辖后新的市委党校组建以来,在市委的重视和组织部门的支持下,校委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我校主体班教学在办班规模、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初步形成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新布局具有自己特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管理严格科学的办学局面。  相似文献   
72.
江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同时他还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这一精神,既强调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领导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3.
构建和谐法治社会体系,关键要营造“法德合治”四个环境氛围,搭建“依法执政”五个条件平台,实现“司法公正”五个法治目标。如何使我国尽快真正成为法治化国家而构建这样的体系,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引起我们的执政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各界人士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真正按照“和谐法治社会”体系管理国家各项事务。  相似文献   
74.
图书馆是“文献——情报——咨询”的完整体系,仅仅具备完备的信息收集、整理、传递、检索技术,只使用大量的原始信息,而不对日益增多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就不能最终解决今天人类面临的信息泛滥问题。  相似文献   
75.
根据现代社会科学的观点,范式转换的存在与完成,是一门学科成立与发展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由马克思本人创立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形态或原生态,后来被斯大林创立的"教科书哲学"所湮没,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学者群所恢复与弘扬.目前在范式转换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范式转换成就是通过对"教科书哲学"、经济学的范式创新以及经济哲学自身已经形成的范式创新共识三个方面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76.
在“十一五”规划中,如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与之紧密结合,并在其中得以贯彻实施,是制定好这项规划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庆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城市、三峡库区腹地、大农业大农村、地质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区,经济实力不强,各种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艰巨,下岗工人、退休职工、库区移民、贫困农民、受灾居民、待业人员、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数量大,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很重,因此,如能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努力做到: 一、正确认识编制“十一五”规划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新目标,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要求,是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  相似文献   
77.
关于社会诚信观的哲学认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会诚信观作为一种认知、引导经济社会活动朝着有序方向发展的社会意识,其本质就是对于信用、信任、信誉等属性和价值的抽象概括中所形成的社会认同观念。这种认同观念来源于社会多领域、多层面对信用、信任、信誉等属性和价值的理性认知、评价和取向。真实的信用行为,是社会诚信观的重要认知基础;可靠的信任态度,是社会诚信观的重要评价内容;高度的信誉价值,是社会诚信观的重要取向标准。  相似文献   
78.
用顾客满意的产品创造忠诚顾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顾客满意是现代企业对市场竞争本质的深刻认识 ,其实质是创造忠诚顾客 ,实现企业的长期盈利。产品是联结企业与顾客的纽带 ,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忠诚感 ,最终实现顾客利益和企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9.
追求顾客满意是现代企业对市场竞争本质的深刻认识 ,其实质是创造忠诚顾客 ,实现企业的长期盈利。产品是联结企业与顾客的纽带 ,企业应当为顾客创造产品的价值 ,从顾客的需求和利益出发 ,以顾客的价值评价尺度对产品进行设计 ,不断地开发出功能优化和附加值高的产品。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忠诚感 ,最终实现顾客利益和企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0.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我国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这是载入了党章和宪法的。但在实践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做起来很不容易。有的人对民主集中制在我们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认识不足;有的人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肤浅,不能处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常常做出违反民主集中制的事来。再联系到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民主集中制的种种攻击.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对民主集中制这个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制度作一番思考,以加深理解、坚定信念、提高自觉性,较好地做到“按照民主集中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