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市场排斥与边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由于不具合法就业、定居身份,缺少进入正规部门的门槛和资格条件,就业权力和就业保障被剥夺,或者由于市场运作的内在逻辑、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就业市场所具有的排斥与区隔的逻辑叙事,农民工被排斥在正规劳动力市场之外,处于最脆弱、不受保护、报酬或保障均较低的位置,被迫从事"边缘的"而不是"正规的"、艰苦、危险、劳累或肮脏的工作,这种生存处境意味着,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有可能遭受非正式经济所带来的贫穷与边缘化,使农民工陷入了一种发展困境,被排斥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之外,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泽泉 《中州学刊》2008,(3):109-113
在中国,农民工在现代化语境中进入城市空间的悖论在于难以实现社会同化或融合,难以实现在城市中的"空间并存"或"空间嵌入",加剧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化,阻滞了农民工弱势群体在城市空间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对社会融合、社会政策、社会经济、社会参与度、社会交往网络以及社会认同和社会归属框架理解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农民工在城市中共有的空间是否可能以及何以可能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有助于实现小康建设目标和农业现代化 ,也利于农民群体发展。在调查中 ,湘西农民的科技素质较低的原因 ,主要是受教育程度不高、农业社会科技含量在个人科技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少、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缺乏积极性 ,等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湘西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低、农民素质不高、传统文化对农民思想观念的约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4.
农村社区服务中的观念误区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区服务是在村民自治委员会领导下 ,以农村社区村落为依托 ,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公共服务活动。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服务在指导思想上、队伍素质和村务公开的认识上以及服务方式上存在观念误区。建议采取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服务监督机制、执行财务公开制度、调动服务者工作积极性和培养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率和服务的针对性、建立服务与被服务互动的良好关系等方面的措施 ,推动农村社区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依据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理论模型对Q市一居民小区的水费缴纳行为调查研究表明:集体行动的形成取决于成员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并依赖于组织中公认权威的号召与带领;集体行动困境的最终解决需要领导权威将成员的共同利益转化为一致的利益偏好和行动取向,从而消除成员的"搭便车"心理,采取一致行动.  相似文献   
106.
当代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失业问题、贫富差距、社会保障不足、通货问题和教育问题是引起城市贫困的原因。从居民生活、居民生活安全和公平、宏观经济及人口状况角度论证了中国城市贫困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影响,提出了要加大就业与再就业工程力度、调节社会分配、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日益凸现,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弱势群体形成的基本原因是失业;促进就业既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8.
城市边缘群体的住房资源无论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都处于受排斥的弱势地位。研究发现城市边缘群体内部住房利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化,原国有企业的人员因其曾得到过单位住房资源,其住房条件要优于其他边缘群体。此外,在实际的住房保障体制中大量城市边缘群体中的“夹心层”以及“外来流动人口”也长期被排斥在外。笔者认为,制定相应鼓励政策,发展廉租房,扩大廉租房的供应范围,是目前解决城市边缘群体住房问题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09.
再社会化与我国农民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现代化的主导方面。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为农民的流动和分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农民群体在流动和分化中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再社会化高潮。农民阶层在再社会化过程中为我国现代化事业作出了贡献,同时自身亦在经历着一个现代性成长的过程,在个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关注农民群体的再社会化,为流动农民提供一个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格的社会环境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应该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0.
交通的技术文化是人类在克服人、物、信息位移困难的历史中日渐积累而成的。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新的交通技术文化出现。现在,交通已实现机械化,并超着自动化、智能化、美观化、实用化、高速化方向发展。交通技术文化不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交通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是人类交往的条件和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