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本文从伦理学、宗教、美学等多个角度对美国著名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的著作《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评述,重点强调了W·H·R·里维斯的思想影响和地方道德经验论。  相似文献   
42.
新农村建设是一自觉的、能动的过程,应在提高农民的收入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各变量和条件的成熟,农民具有积极的认识时,才能能动的推动新农村建设。应把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要素真正有机统合起来;注重农村精英的重要作用;整合各方利益,建立共同认知;高度重视并发挥政府的作用,科学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3.
谷中原  程伟波 《民族论坛》2007,(2):32-32,33
在湖南较发达的农村,农民交通工具的拥有状况、交通消费、交通评价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在进行农村交通建设过程中,只有考虑到这些情况,才能使农村地区的交通发展与农民的交通消费发展趋势保持相应的一致,才能保证农村地区的交通系统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促力。  相似文献   
44.
研究发现,流动穆斯林在城市中拥有外群体的朋友数量越多,社区参与度越高,社会融入度越高。社会信任度越高,社会融入度越高。具体而言,普遍的社会信任对流动穆斯林社会融入度有提升作用,而特殊信任对社会融入影响则不显著。社会信任对于群际交往和社会融入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即社会信任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群际交往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社会信任度和社会关系的形成相互作用,一方面信任来源于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往,反过来信任也会影响交往行为的选择。因而要为两个群体创造有利的客观环境和互动平台,促进二者之间更加深入实际的交往。并且扩大信任对象范围,改变固有信任机制,提升普遍信任水平,从而促进流动穆斯林群体社会融入程度。  相似文献   
45.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是社会、市场和国家三者之间互相制衡,社会治理的目标往往以守护社会底线为基准,三者之间一直存在较大张力。中国社会治理强调国家主导,市场与社会协同。经过20世纪50年代以后近30年的计划经济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降的市场改革,意识形态逐渐由强调“阶级斗争”过渡到突出“经济发展”,与此相伴的中国社会原子化、碎片化现象突出。“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应该以民生型社会建设为逻辑起点,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各自承担相应功能,并自觉维护各方使命与权利。  相似文献   
46.
失地农民角色转换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角色转换困难是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失地农民角色转换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传统农民转换为失地农民,由失地农民向市民转换,实现市民化。本文从失地农民角色转换的过程的视角来探寻失地农民角色转换的共同特征,希望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7.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速度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既有的建设路径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高校学科之间的约束性、人才发展的地域性、社工专业机构发展的资源约束性、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结构软性、社工待遇差、工作自主性差等问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嵌入性"建设需要针对上述困境寻找破解之法。具体而言,应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和层次,建设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社工组织网络建设,充实基层队伍,并提高社工的待遇和工作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48.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面对欧美社会急剧的社会变迁,从文化传递角度解析代沟,把文化分为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三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年轻人在人类社会走向这个问题上应当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9.
基于儒家的礼与乡土社会秩序的传统关系上,通过对乡土社会礼的内涵的核心表达———对历史上宗族祭祖活动的有关规定的考察,挖掘宗族祭祖活动潜在的社会功能,将祭祖活动的功能作为建构社会秩序的一种力量来分析,寻求其存在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0.
农村留守儿童校外监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公共关系是一种新型网络社会资源的组织行为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工作中渗入公共关系这种组织模式,建立由学校牵头,农村地方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多方面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校外监护体系,以此来建立多方位、多角度的监护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