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2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现代化进程导致印度社会诸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分层演变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鉴于印度独特的国情,仅从种姓或阶级角度都不足以厘清印度社会分化状况.各国学者在对印度社会阶层的具体划分以及关于中等阶级的历史作用、规模等问题上既有共识也有不少分歧.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运用外来理论分析印度社会需要极其慎重,切实把握印度社会的实际情况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2.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与之相适应中国传统史学在其观念和内容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传统史学中经世致用思潮的再度崛起、边疆史地研究开始兴起、外国史著编译掀起热潮等三个方面。上述三个方面为传统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最终构成了近代史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妇女争取婚姻自主权为线索,利用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第一手资料,考察了近代妇女从否定、批判封建婚姻,到争取婚姻自主权和实施恋爱婚姻的历史过程。文章提出,戊戌维新时期是妇女反对封建婚姻的起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是妇女批判封建婚姻和呼喊婚姻自由的高潮;五四运动后,妇女从行动上开始了争取婚姻自主权的斗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从法律上确认了妇女的婚姻自由权。  相似文献   
104.
论汉代的“区域”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地理知识的进步,总以活动的范围、交流空间的扩大为其前提。在“小国寡民”的闭塞、落后状态下,人们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对“天下”的地理单元,做出划分。因此,战国时代所出现的“分野说”、“九州说”和“大九州说”,足以佐证时代的进步。汉代作为一个统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5.
纂修清史应采用什么样的体例 ?学术界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纪传体。瞿林东先生指出 :“清史作为二十四史的续编 ,除了纪传体 ,别无选择。”并叙列了纪传体清史应包括纪、传、志、表、图、载记六部分。瞿先生的意见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首肯。采用纪传体纂修清史 ,正逐渐成为众多史家的共识。然而 ,如何运用纪传体编纂清史呢 ?是照搬“二十四史” ,还是“旧瓶装新酒” ,或者是“穿新鞋走老路” ?这在学界仍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其实 ,就我个人管见 ,照搬正史恐怕难行得通 ,应立足于当今时代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实的需要 ,对纪传体进行改造 ,赋予纪传体…  相似文献   
106.
韩芳 《理论界》2009,(11):99-100
清统治者非常重视科举落第政策。本文从重视落第言论、允许阅看落卷、加恩年老落第者、举人大挑等方面对其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7.
在1946年至1948年联合国制定《世界人权宣言》的过程中,美国与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人权思想进行了交锋。经过联合国大多数国家的斗争,联合国制定了一个不仅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且包括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人权宣言。由于美国的有关人权法律缺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规定以及美国存在着人权问题,在《世界人权宣言》通过后,美国曾公开拒绝执行《世界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108.
印度社会以复杂性和多样性著称.从社会分层角度探究印度社会是厘清印度社会的一个捷径.分析印度社会分层历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一是从种姓制度的角度,一是从阶级阶层的角度.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反对上述截然两分的观点,并试图从种姓制度与阶级阶层之间交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印度社会.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印度社会,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9.
亚里斯多德的政治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政体是亚里斯多德的理想政体,中产阶级是其依靠力量,中庸之道是其指导思想。该政体融合了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优点,兼顾了贫富两个阶级的利益。亚里斯多德的中产阶级出身,是这种理想的产生基础。“主权在民重在法治”等学说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改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0.
20 0 4年 6月 5日至 6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暨汉唐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百余人 ,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知名学府与研究结构。本次会议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承担的国家“十五”2 11工程项目“汉唐统一与政治文化综合研究”的组成部分。该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已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丛书的已出著作 ,连同历史系中青年教师撰写的有关汉唐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