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2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孟晓雪 《兰州学刊》2008,(2):147-150
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旨在应对自己盟国,尤其是联邦德国对核武器的需求、维护自身核优势的“多边核力量”计划。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欧洲其他盟国和苏联的反对,美国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这在美德关系中引发了矛盾,推动联邦德国采取更为独立自主的政策,同时也反映了整个20世纪60年代冷战态势的变化。文章力图在吸收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美国外交文件,解析关国采中这一政策的原因,进而透视这一时期的冷战态势。  相似文献   
52.
中国近代妇女教育平等权的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妇女教育权是妇女各项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中国近代妇女为获得教育平等权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这项斗争起于 1 9世纪末 ,至 2 0世纪初期 ,妇女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华民国的创建 ,使初具规模的妇女教育得到迅速扩大 ,但是妇女仍然没有获得教育的平等权利。“五四”时期 ,妇女争取教育平等权运动才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并最终在 2 0年代中期基本达到与男子平等的目标  相似文献   
53.
论鸦片战争前后的中俄边疆舆地研究———兼评龚自珍、魏源的“边防论”郭双林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当时的“显学”———舆地学,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研究重心,即西北边疆、世界和中俄边疆舆地研究。对前两者,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仅拟对当时的中...  相似文献   
54.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翻译出版西方近代科技书籍是一项重要的奠基工作。而晚清的汁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又是当时中国最久的科技著作翻译出版机构,在V周曾比较系统地翻译出版了大批西石近代科技书籍,为中国近代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设立于1868年。它的设立又与近代两个著名的科学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两个人即化学家徐寿和数学家华薄芳。徐寿门88——1884),字雪村,江苏无锡人,自幼习举业,后以无神实用,遂专究格致之学。华裔芳(1833——1902),与徐寿同乡,自小喜欢数学,对中西方数学研究均…  相似文献   
55.
十六国时期,由于五胡君主的“正统观”和“汉化”意识,使汉晋以来史官制度得以传承。因各国民族、政治、地域情况不同,史官制度出现异变,形成复汉型、魏晋型、诸侯国型三类。魏晋型居主导地位,其兴替盛衰构成了十六国史官制度发展的主线。官方史学仍是十六国史学的主流,所撰国书主要是前代史和本朝史,国史内容很注意反映本民族的情况,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政治倾向,亦反映了他们的民族意识,此是十六国官方史学最有特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56.
毛泽东早在1917年就注意对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亲自组织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证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运动的重要地位,为研究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30年代后毛泽东对中国国情与历史的分析,对中国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特点的全面系统论证,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7.
从“八五”计划开始,我国高校世界现代史课程教学的改革就已经开始.2002年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荐的由吴于廑、齐世荣先生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教材,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编写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58.
后妃制度是君主制时代帝王的婚姻家庭制度。它既是维系皇统的一种手段,又使帝王任意占有天下女子合法化。家天下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给政治带来巨大影响。后妃干政、外戚干政是一种很突出的历史现象。但是,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里,女子无法建立皇统,也不能改变皇统。身为至尊的帝王妻妾,常常与奴隶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59.
行政体制对处于任何历史时期的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构成国家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骨骼和经络。它从各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出来,反过来又对该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发生不同影响。目前,我国史学界对英国中古时代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注意还很不够,系统和全面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则更少。本文即想在此方面作些尝试。一、中央机构中世纪英国王权较欧洲大陆封建列国为强,这是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表现在:中央机构的迅疾发展和日臻完善,王权不甘囿于王室直辖领地,它以惊人的毅力和胆识行之有效地纳地方于自己的监控下。  相似文献   
60.
1450年英国爆发玫瑰战争,各种力量相互角力,议会也涉身其中。在战争期间,议会数次召开,制定出诸多法令,做出很多判决。但是,仔细观之,各次议会所做的判决、法令却相互抵触、矛盾,究其原因,此乃议会为贵族派系操控所致。由玫瑰战争的具体史实可见:中古英国的议会仅仅是政治斗争的平台,重大的政治变更不是由议会的权能决定而是武力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