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30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66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改革二十年取得巨大经济成就 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是改革开放20周年。20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经济方面看,以下三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第一,我国的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2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也超过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增长速度。从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3年到l978年的2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而从1978年到1997年,年均增长9.7%。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外国的媒体也多有报道和评论。英国今年的《情报背景材料》还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美国进行对比。它指出:在1960—1979年间,美国的年均增长率为3.8%,而中国为6.8%;1980—1989年,美国年均增长率为2.7%,而中国则为9.3%;1990—1995年,美中两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和10.6%。而且可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投资引力假定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向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现象。而所谓国际投资引力,则是指国际资本流动过程中,某种对国际资本的投向、投速等起调节和支配作用的客观经济力量。作为一种假定,我们提出国际投资引力范畴,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13.
国际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客观上要由三种力量所决定:(1)国际投资动力;(2)国际投资引力;(3)国际投资惯性。本文将着重探讨国际投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有鉴于此,笔者拟就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转移中城乡就业的统筹等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 一、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内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和学者几乎人人暗含的立论基础,在国外发展经济学中也并不鲜为人知。这样立论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失偏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人们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某些问题的不同认识,大都与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及它同计划经济的关系问题的不同认识相联系。因此,继续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进行探讨,是进一步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基础、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重要任务。本文仅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企业双层委托代理中所有者的两次异化及其后果陆建新笔者在《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发表的拙作《国有企业运行中的双层委托代理问题考察》中指出:国有企业运行机制的实质是一种全体国民——政府——企业领导人三者之间特殊的双层委托代理;双层委托代理缺...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朱鸿伟董建新1.当代,几乎找不到一个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没有一个国有企业。换句话说,一切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有一定比例的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无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8.
晚清的经济变革,是近代中国带有历史性转折特征的大事。既属于变革,相应地也就必然出现极难解决的问题。在这场变革当中,哪些难题对深化变革具有阻碍作用,这是本文想要来探讨的。一、经济变革申以五行业为导向的近代化趋势晚清的经济变革,以工业、金融信用业、交通运输业、两业、农业为导向,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近代化趋势。工业的近代化,以民用企业为例,从制这业看,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共设立808家;从采掘业看,创办资本级在1万元以上的共设立145家。这953家工矿企业,经营形式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商办和中外合办五类…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讨论,当社会主义还是一种意识形态时,便开始了,且一直没有中断.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高潮又在东西方经济学界引发了对"转轨"问题的热烈讨论,各种理论不断出现.西方经济学界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要搞市场经济,必须先搞私有化.针对这种观点,斯蒂格利茨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对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转型"国家的改革实践进行系统地反思和探视,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转轨"理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资源配置形式的角度讨论市场经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考察市场经济运行的历史过程。笔者认为,作这种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市场经济。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相当高度的经济形式,它的典型形态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出现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运行,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说明,下面概述几种主要观点并加以分析。1、新古典模型。新古典模型描述的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市场经济运行,这一模型的重要特征是从完全竞争,经济人假设等作为前提条件的。在这一模型中,各经济主体(个人、家庭和企业)都是自身经济行为的决策者,每一个劳动力在市场上自由选择其职业,每一个家庭用他们自己的收入决定购买,每个企业,各自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方法生产,到什么地方出售自己的商品。在这个生产资源(要素)私有,经济决策高度分散的模型中,靠什么维系着经济均衡呢?简单地回答是,这个制度是通过内在联系的市场机制和价格协调的。一种产局(或者是生产要素)的(?)者,把他们的供给带到市场,在那里他们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