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本文认为,《礼记·乐记》中强调的“乐教”,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美育”。把美育视为实施政治、伦理教化的必然手段,这是秦汉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以此为出发点,《乐记》十分重视情感因素和典型形象在美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乐记》中有关美育的必要性、美育的性质和途径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2.
关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重要基础课程 ,教材分量较重 ,教学课时最多。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套较稳定的教学模式。但是 ,随着文学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 ,古代文学在教学科研上 ,无论是方法还是观念都有些落后于时代 ,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几部古典小说创作为例,着重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庭园式结构、人物形象的性格厚度与灵智、基本主题——侠义、男女、功名诸问题,从中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4.
说复义——中西诗学比较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歧解的三种存在方式 诗的语言虽然歧解纷纭,但作者写诗时只有一义入诗,读者解诗时必须尽量追出这一义,这是中西传统诗学的原则。历史上多少注疏家穷毕生精力,就是在帮助读者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个任务根本无法完成。例如:“烽火连三月”,是三月份还是三个月?“悲凉楚大夫”,是屈原还是宋玉?但这些歧解的共处是互相排斥的:×=A,或B,或C……”。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性”意义生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性"是传统文论的资源价值意义与当代文论话语建构的理论资源诉求相适应的一种理论视域,是传统文论参与当代文论话语建设的切入点,也是传统文论与当代文论互相融通的内在结合点."当代性"实际上体现、渗透在现代阐释之中.从本质上看,经过系统的整理与阐释,回到古代文论的原生形态,寻找其新的理论视野和理论生长点,既能超越百年来学界谈论古代文论的"合法性"危机问题,又可以克服当前文艺学研究繁荣景象背后所显露的文化无根性困境,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06.
网络文学的聚合处于无序的状态,人们期待网络文学从无序走向有序。网络文学的秩序建构关乎网络文学的生存发展,尽管有人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选秀文化与文学博客的兴起给优化网络文学的聚合与遴选模式带来了许多现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7.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作为著名的先唐诗选本,虽常被引用,但人们注意的只是其中对具体诗作的评论,作为批评家的陈祚明本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关注陈祚明作为批评家的素质,包括诗学观念的包容性、富有历史感的批评眼光、基于比较的批评方法及细腻的审美味觉的基础上,审视陈祚明的批评成就,同时揭示其诗歌批评中理论与批评的高度融合及其对古典诗歌美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8.
凌濛初与李渔都是拟话本的大家。体制上,李渔在承继由《两拍》定型成熟的拟话本体制的同时,又有所突破与消解。风格上,李渔直承凌濛初凸显自我的风格,并将作家自我意识投注由凸显走向高涨。在小说理论上,李渔在继承凌濛初写“庸常之奇”的观念的同时又有所发展,提出“新”乃“奇”的别称。  相似文献   
109.
明人和宋词,即明人对宋代词作的跨时空追和与赓续,是明代对宋词的传播与接受的一种形态表现。明人和宋词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的宋代词家亦广,包括宋代大家名家。和宋词的主要模式有三种,而其产生的缘由则是出于宋词的名篇效应、明人社交的需要及个人情志表达的需要。论述明人和宋词可以一窥宋词在明代的流传接受轨迹及明人词学发展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0.
纵观美国现代文学,我们看到一部记载这个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荣与衰辱、希望与幻灭的历史。一时间,犹如过眼烟云,变幻莫测,掠过了多少纷繁杂乱、色彩各异的文学运动,创作流派和文坛巨子。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二十年代开始崛起的一代新人。这批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作家,带着一次大战中落下的精神残疾,以反战和理想幻灭主题开始自己的文学道路,历经后来的经济危机、革命高潮和罗斯福新政,渡过二次大战和麦卡锡恐怖时期,他们在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