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8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375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71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61篇
丛书文集   3407篇
理论方法论   1825篇
综合类   3861篇
社会学   330篇
统计学   10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71.
生态文明是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在客观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后,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72.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改造,进行整风运动加来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教育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措施来确保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间虽然也有失误和偏差,但最终建立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3.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法制基础十分完善。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其共同点是整个公共财政管理框架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之上,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有法可依。了解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典型国家财政法制建设的经验,对于研究构筑我国公共财政法律体系框架的思路,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4.
眼罩作为一种古代生活用具在新疆阿斯塔那古墓被发现之后,在学术界引起较大争论,一般意见认为是冥器(瞑目),而本文认为应该是墓主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具,于墓主死后作为随葬品伴着主人长眠地下。根据对《突厥语大词典》关于眼罩、雪盲等词条的解读,以及联系当地环境条件,本文认为眼罩是一种可以避光、挡风沙、遮面的日常生活用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也在不断演化着眼罩的结构与质地,在宋及以后明清流行于北京等北方地区的眼纱、眼衣等就是眼罩的流变与改进。  相似文献   
75.
杨升南 《殷都学刊》2008,29(1):156-156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朱彦民教授的新著《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2007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1998年度青年项目的最终结项成果。但据我所知,彦民从事商族起源与迁徙研究的初始时间,远远早于1998年。因此可以说,此书正是所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精心之作。  相似文献   
76.
强制要约制度是上市公司收购中的一项重要的具体法律制度.其目的是在上市公司的控制股转移时维护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利益的衡平.然而,该制度也存在消极影响,即可能会提高收购的成本,从而减少收购的发生.对此制度进行法理分析,剖析其积极与消极效应,对完善我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本文阐述发展国有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的两大任务,探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依据和基本功能,强调搞好作为国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国有控股公司,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离不开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美元化已经渗透到转轨国家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元化对转轨国家利弊兼具,当然,适度的美元化对本国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后果.美元化的发展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它是经济主体基于规避风险动机的理性选择,是市场化进程中必然自发产生的现象.在金融全球化和转轨国家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一现象,因为美元化不是简单的货币替代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现象.但是,适宜的政策安排能够消除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9.
萨特认为,利益的主体性的前提是人的存在,利益的主体性是一种主观性,利益的主体性能够离开人的社会性,利益的主体性是后天个人实践获得的,利益的主体性是人的根基。萨特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利益的主体性在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萨特不了解利益的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脱离社会关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某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因而,萨特没能科学地揭示主体活动的思想动机和利益的主体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挥并不取决于主体对某一需要的意识,而是受着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利益的主体性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80.
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对当代人类生存处境的理性自觉,是在对现代历史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它既摒弃了对人类发展虚无主义式的否定,也扬弃了现代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发展主义和以物为尺度的异化发展道路,在以人为本、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探索构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实现人类存在方式的伟大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使人们明确当代中国究竟应当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未来图景,而且其历史价值更加深刻地蕴涵在人类应当选择何种存在方式这一思想高度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