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第五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评奖活动。此次获奖成果表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 ,特别是少数民族评论家和学者开始走向成熟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迭现 ,表现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特点、新发展。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已经从较封闭的单一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对各民族文学之间、民族文学与汉族、世界文学之间关系的比较影响的开放研究。  相似文献   
22.
人文研究的逻辑是什么?许明1.作为自然科学的一般科学活动有一个"知识增长"的标准和探讨这种增长的历史,人文科学具有这种特性吗?当然,我们根本无法发明一种检验器,以数学的准确性来获取答案。人文科学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属性、价值内涵,都会影响它的评价...  相似文献   
23.
壮族,是我国南方的土著民族,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创造和发展中国民族的文化上,壮族作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古代壮族的先民曾在漫漫长夜中模索前进,经历了由石器工具而金属工具,由采集狩猎而农耕,由手工而机械的各类文化时期。今日,在壮族先民的居留地上,遗下了诸如语言的、文学的、艺术的、以及其它意识观念的和物质的多种多样的令后人仰慕的历史珍宝。这些历史珠贝,构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造就文化,文化造就民  相似文献   
24.
杨早 《炎黄世界》2011,(6):55-57
多少年后,林洙成了梁思成的续弦,又成了他的遗孀。她仍然记得小时候上海家里,客人如何频繁地提及梁先生与梁太太:“林徽因是我们福建的才女。在我们家的客厅经常有些家乡人来拉家常,几乎每次都要提到林徽因,并谈到她嫁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的事儿。”(《大匠的困惑》)  相似文献   
25.
走近陶渊明     
怎样走近陶渊明?最佳的途径,是认真研读他的诗文,审慎考察他的行踪。在欣赏陶渊明人格魅力的同时,认识陶渊明的诗歌价值。  相似文献   
26.
鲁迅神话思想的发展可分三阶段。在日本留学时期,鲁迅提出"神思说",高度赞扬神话的想象力特质,对神话在激发主体情感、自由想象和变革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肯定,认为神话思维是人类文明不断更新、前进的基本动力;在北京工作时期,由于理想受挫、学理限制等原因,鲁迅提出"解释说",认为神话是原始先民解释万物存在的产物,神话成为外在于主体的历史遗留物,主体精神与神话之间的一体性关系遗失了。这一转变是鲁迅由"做着好梦的青年"向"真的猛士"转变的缩影:归国后的寂寥与挫折让鲁迅从充满激情的诗人变成了冷峻的思想家。在此背景下,鲁迅撷取神话片段陆续创作了《故事新编》,神话由此成为鲁迅自我精神的呈现物。  相似文献   
27.
在《文艺学与科学的宇宙观》一文中,我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方法的差异,谈到鲁枢元先生贬抑科学的奇特心理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然后,我又讨论了我们在“本体论”、“第一推动力”等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从而探讨了文艺学与科学的宇宙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本文中,我将进一步展开我们在“物质”概念、世界的统一性等纯粹哲学问题上的分歧,並把论争的焦点移向鲁枢元先生自己比较满意的思维  相似文献   
28.
辟蹊拓异灼理探赜──跋艾斐《中国当代文学流派论》张炯流派问题,一直是文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雾界。虽屡屡进行过这方面的讨论,乃至争论,但在学术意义及其对现实的创作实践和文学运动的美学观照上,却一直未能取得长足的进展和实现切当的评定,以致...  相似文献   
29.
瞿秋白在1930年代向国内译介了一批苏联文学作品。他的译介紧密结合国内左翼文学运动发展的进程,用意在拨正努力方向、树立效法榜样。他强调反市侩主义,强调对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他对《毁灭》、《铁流》的热情赞美与积极推扬,对苏联文坛关于同路人文学深刻而富于启示的分析评判,以及对苏联普洛文坛开展的一系列文学运动及其内在精神实质的介绍,对中国左翼文学的战斗意气、目光胸怀与发展方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什么是艳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六说:“又诸调曲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越(趋),有乱。①……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后有送也。”又卷三十所引张永《元嘉正声伎录》曰:“非管弦音声所寄,似是命笛理弦之余。”即所谓曲调之余声。用现代的音乐术语说,“艳”就是引子、序曲。艳曲所填的辞叫做艳辞,通称艳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