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9篇
丛书文集   25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22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阿着底"在哪里?历来存在着争议.从"阿着底"一词的词义、撒尼人历史上的迁徙、"阿佐赤"与"播勒"家支的活动情况及相关地名看,"阿着底"是指一川相连的沾益、曲靖、陆良坝子,是区域名,而非某一具体的村寨名.  相似文献   
102.
和跃  吴俊 《管理科学文摘》2010,(22):159-160
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第二语言教学入手,指出如何有效进行语音教学,旨在唤起对语音教学的重视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3.
佤族文化与傣族文化之间产生互动和对话由来已久,并且在某些区域内广泛而深刻地互相渗透着,形成两种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西部地区的佤族文化就是这种和谐共生的典型,既是具有傣族文化特点的佤族文化,同时又是具有佤族传统文化特点的傣族文化。佤族寨桩就是这种辩证和谐文化形态的典型标志,其名称、内涵及功能都暗含了民族文化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认为民族意识有集中型和松散型之别,民族意识较强的如彝、苗、瑶等民族属于集中型,民族意识较弱的如白、壮族属于松散型。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反映,民族存在的一切因素都是在社会历史中运动的,民族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强。而改革开放给我国民族意识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优化民族意识,促进民族的进步。一、民族意识与民族存在民族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是一种在民族社会"对他而自觉为我"①的精神现象,从群体自觉的角度,它可以解释为"同一民族的人感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  相似文献   
106.
英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西语支,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本文主要对英彝两种语言的族源关系和语音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寻英、彝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中西方民族文化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选取《纳西东巴古译注全集》第6卷中的《祭署.神鹏与署斗争的故事》为材料,《祭署.神鹏与署斗争的故事》是纳西东巴经早期经典的代表,对于研究纳西族的历史、语言、文字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对该经典的文献类型、物质形式、形制与书写格式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就纳西东巴古籍的特点和研究价值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8.
少数民族新创文字从创制之初到现在经历了50多年,取得了很多成果,也存在不少问题。时至今日,关于要不要推广新创文字,在多大程度上推广新创文字,人们在认识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对新创文字的争论引发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态度乃至于民族语言文化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9.
谭丽亚  陈海宏 《学术探索》2013,(12):138-142
怒族民间文学是怒族先民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的凝聚,其中蕴含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和谐思想,主要包括宽以待人、家庭和睦、邻里友爱、团结互助以及民族团结、睦邻友好等思想。怒族民间文学中的和谐思想有利于保护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怒江地区的民族团结,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0.
少数民族讲汉语普通话时会带有本民族语言的腔调,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来探讨语音的实际表现。本文对傣族习得汉语普通话上声变调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习得情况在不同变调类型中表现不同,而且不同性别的习得表现也有差异。习得偏误主要在调型和调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