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中国戏剧观念在明代中后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从以曲为主的曲观念向剧观念演化。戏剧观念的这种演变,既是戏剧自身演变的必然结果,也和这一时期文学思潮以及小说理论的繁荣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2.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杨德贵一般说来,哲学思想对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哲学思想的演变,也会引起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思想的变化。哲学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相似文献   
23.
现代汉语元语言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梳理对元语言概念的不同理解的基础上,从辞书释义元语言、语言教学元语言、语义分析元语言、信息处理元语言四方面概述现代汉语元语言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当务之急是建构语言学的元语言理论,以推动汉语元语言系统的研究和中国元语言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4.
猛烈壮阔的战国风潮,冲垮了三代以来渐趋形成的理性大堤,搅乱了三代而下赖以平安天下的社会秩序,一切都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也无法逆转的奇异变化,“万端俱起,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于此混乱之际,在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和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派“腓无(月发),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庄子·天下》)而变易天下之道的时候,出现了庄学的道家学派。庄子深感世  相似文献   
25.
唐太宗在唐代诗人汉朝情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伯鸿 《南都学坛》2002,22(3):76-79
唐太宗出于治国和使国家长治久安以传万世的需要 ,对汉朝历史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 ;具有深厚文学素养的他 ,又将自己的这种对汉朝人事的评价借助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从而在客观上成为武后时期唐代诗人的“汉朝情结”形成的诱因  相似文献   
26.
卫慧的身体叙事文本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精神有效供给不足的必然产物,实质上是媚俗而不媚上的大众文化。卫慧写作完成了由“大”到“小”的叙事革命,成功地制造了女性解放的现代神话,表征了后现代主义身体美学的精神特征,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27.
话语传意就是用适当的言语形式将内在的思想感情外化的过程。师范生的语言素质可以从教学语言、教育语言和交际语言三个方面加以培养。我们把培养目标概括为三个统一: 教学语言达到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教育语言达到说理性与动情性的统一, 交际语言达到灵活性和文明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
王雨海 《江汉论坛》2004,2(3):102-105
鲁迅的<过客>与歌德的<流浪人>都是一部诗剧,它们在情景构思与主题表达上存在着相似性通过戏剧场景的设置,揭示了追求者孤独的必然性;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关系表现了追求者孤独的意义.由于两位作家在人生态度上的不同,鲁迅更多地流露出悲凉的格调,歌德则在荒凉的背景上涂抹了一层恬淡的色彩.总之,他们在作品的整体氛围中孕育出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命题孤独与追求者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29.
胡风论诗最为看重的是两点 :一是注重诗人的人格力量 ,强调做人重于作诗 ,只有圣洁的人生 ,才有圣洁的诗 ;一是强调诗人的主观作用 ,认为诗是主观突入客观而产生的情绪的凝结 ,诗人的主观只有突入客观 ,与客观达到高度融合 ,才能创作出好诗。另外 ,基于表达圣洁、自由的人生的需要 ,胡风又将热情奔放的自由诗定为一尊 ,明显地流露出轻视乃至否定其它诗体形式的倾向。这是其创作论的一个特点 ,也是其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30.
建国以来近50年内,何景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生平经历与著述论考,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研究,关于“何李之争”的探讨,对复古理论的评价。研究成果包括37篇学术论文,一部《何大复集》点校,一部资料汇编和一部“评传”。50年的研究,对何景明创作及复古理论的评价经历了由否定到逐步肯定、由片面认识到全面总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