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31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佛教在传入中土之后,经过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变迁、大交流,在中国文化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佛教继续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利用隋唐时期佛教典籍以及前贤研究成果,讨论了以儒家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和佛教的交流与互动,并臻于极致,认为这一时期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已经全面接受佛教,与佛教的交流也更加深入,对后世影响久远。  相似文献   
102.
在敦煌世俗变文中,历史故事变文和民间传说变文是两种故事性和戏剧性较强的说唱类作品,这两类变文在主题和内容方面,对后世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史故事变文主要以有说有唱的单线叙事方式,为戏剧故事的表演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叙述手段.民间传说变文中所演绎的故事在发生之初就具有明显的民间性,而在其故事文本逐渐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其故事自身始终与民间文化相表里,并最终在元明时期成熟戏剧的表演中定格为一种戏剧文化.  相似文献   
103.
五台山图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佛教美术题材。文章从五台山图的构成要素及构图形式两方面对早期五台山图的底本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出早期五台山图与祥瑞及祥瑞图有密切关系的结论。进而文章还以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为中心,对不同时期五台山图中所含的祥瑞数量及种类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五台山化现图和五台山图的异同做了辨析。  相似文献   
104.
时日宜忌类文书是用某种或多种方法来选择时日、推断吉凶,进而判断某种行为或事项之宜忌,以指导民众日常生活的一种内容极为丰富、使用较为频繁的实用占卜书,在我国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先流行于官府,后盛行于民间。敦煌藏经洞出土的27件时日宜忌文书内容更为丰富,很多都是当时多种择日法的杂抄,从切近生活的方方面面着眼,用"天道"去指导"人事"。其中,藏于英法两国的写本共20件。文章拟将敦煌写本时日宜忌文书的法藏、英藏部分分为七曜直类、六十甲子历类、神祇出行类和推忌日月类四大类进行梳理,力求展现唐五代时期时日宜忌文书的概貌,从而厘清敦煌时日宜忌文书的脉络,为进一步研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5.
试析道教身神说的医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神说是道教存思修炼术的基础性内容。身神说来源于医学理论的宗教化,具有医学生理学和宗教神学的双重内涵。道教存思修炼术在历史上曾取得过重大的医学成就,是道教医学对人体生理学的重要认识手段,其认识过程和认识成就均通过身神说反映出来,所以,身神说具有深刻的医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6.
西州在唐朝统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水利,形成了一个由地方官府、民众、基层水利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水利利益圈,为维护各自的利益,各方围绕水利建设和灌溉管理进行活动.水利圈中各力量的活动不仅形成了相互间的互动和沟通,而且,西州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向社会更广泛的阶层延伸和由乡官向乡役的转变,实际上也成为后来唐宋社会转型的一个草创雏形.  相似文献   
107.
关于吐蕃告身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离  陆庆夫 《民族研究》2006,7(3):94-102
本文运用敦煌汉、藏文文书和传世史籍对吐蕃告身制度进行探讨,认为吐蕃告身制度是吐蕃王朝在其自身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对唐朝官员的服饰制度和告身制度进行借鉴模仿而成。吐蕃给平民百姓授予木质写有文字的告身khram,用以辨别身份、区分贵贱。在敦煌汉文文书中,khram被称为牌子。另外,吐蕃王朝还授予中下级官员大藏(gtsangchen)、果藏(sgogtsang)之位,这两种职位也是告身,它们与藏族传世史籍记载吐蕃授予作战勇士的铁文字告身相类似,有可能就是铁文字(lcagsyig)告身。  相似文献   
108.
音乐是一种活性文化的流动,音乐就是"无声之谱",而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为凝动的音符,从而成为一种符号形式。敦煌石窟音乐的研究不仅验证了敦煌历史的辉煌,更为一代代文化学、音乐学、民俗学和艺术史研究专家们洞开了天方夜谭般的神奇世界,研究正逐步深入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9.
金城、西平麹氏在自汉至唐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认为,西汉末,鞠谭之子间避难湟中,改姓麹氏,麹氏形成。东汉末,麹氏通过立功河陇的方式,在金城、西平形成自己的郡望。西晋时,麹氏跻身大族行列,晋末他们在中央政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六国时,麹氏分散于诸族政权中。北凉亡,金城、西平麹氏随沮渠氏入徙高昌,并于501年建高昌国,成为高昌国的鼎族豪宗,但西平麹氏并没有受到重视.640年,唐灭高昌,麹氏内徙,自此衰落.南北朝至隋唐在中原发展的麹氏人物在政治上并不太显赫。  相似文献   
110.
马格侠 《社科纵横》2007,22(8):135-137
文章简要介绍了印顺法师的生平,论述了他对敦煌禅宗文献的考证过程及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