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12篇
丛书文集   715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1063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惠思 《云梦学刊》2009,30(5):33-36
燕大消失了,但回忆与追叙却不曾消散。燕京大学的文学教授群在校际之间高流动性下的“出现”、上课的情形,以及燕园中的学生写作与互动构成了一个别具味道的文学图景,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2.
维吾尔族、裕固族的共同祖先——回鹘是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悠久、文明昌盛的古代民族之一,在戏剧领域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拟就早期回鹘戏剧的历史及其影响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3.
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世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族摩教经诗《布洛陀》作为民间宗教摩经的经典,赞颂了主神布洛陀这一神话人物,保存了许多原始神话的成分和元素,可以视为“神话史诗”;该史诗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一般情形,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而作为民间信仰摩教的代表,揭示了民间宗教信仰之类,也具有世界意义。《布洛陀》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不仅是壮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4.
《绿化树》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人性最基本的构成部分食、性为透视角度,对主人公知识分子章永璘在苦难、饥馑的压迫下与非人的政治炼狱中,在本能驱动下真实的灵魂波动及人性堕落、精神毁损的悲剧进行了细致剖析。在“落难”这一特殊的生命情境中,“洛神”式的人物马缨花、黄香久对他进行了灵与肉的双重拯救,可知识分子的文化优越感和精神本能,又使他在重获新生后,必然会背叛他的“洛神”,去追求更高远的境界。这有关“拯救”与“背叛”的“阴暗记忆”,再现了时代重轭之下一代人的命运图景,勾勒了中国当代“落难精英”的历史剪影。  相似文献   
45.
小说史叙述对文本的疏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现象,这并不是说小说史叙述中文本的缺失,而是说对文本的观照由于受到某种理论方法的制约,文本自身的特点或者没有得到充分的、深入的揭示,或者竟被遮蔽。例如当我们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时,如果千篇一律地讨论其中的思想意义、人物描写、语言特点等,它所引导出的最有意义的小说史结论很可能也只是一种简单的高下之分,而由于这一结论缺少更为细致具体的文本阐释作为基础,往往是笼统的或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46.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的开山者,其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特征.他吸收庄子寓言奇想的精神、屈骚比兴奇诡寓意的表现手法,追求不恒常的构想、不恒常的描写、不恒常的表意造语,形成了作者含意深隐曲折、表现诡异奇特的独特散文风格.  相似文献   
47.
散文热从 9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其背后的主导力量有二 ,一是商业文化的发达 ,市民阶层的崛起 ;二是知识分子传统的社会情结在起作用。二者既对抗互补 ,又相生共容 ,从而生成了一个活跃多元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48.
艺术话语是20世纪后结构主义转向过程中出现在艺术研究领域的新兴问题。对艺术研究而言,后结构主义转向体现为话语转向、图像转向、文化转向。话语转向是语言学转向的深入发展,彰显了交往性言语实践的重要性。图像转向改变了艺术研究偏向内部的局面,将广阔细微的社会文化内涵纳入艺术史研究之中。文化转向以福柯、后殖民主义话语、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等为代表,全面拓展了当代艺术研究的文化社会新视野。在三大转向的推动下,艺术话语正式出场,以巴赫金、罗兰·巴特、布迪厄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想家们深入论述话语交往、话语阅读、艺术场域等内容。从上述思想史维度开始,艺术话语的学术史维度逐步开展。对中国而言,艺术话语研究除了思想史、学术史维度外,还有一个是实践史维度,即注重艺术话语的建构性。这一点对中国当代艺术及其理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它指示的问题是"艺术如何表述当代中国",从而将艺术话语真正沉淀为中国艺术话语。  相似文献   
49.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是英美小说理论史上最重要的单篇论文之一,它奠定了英美小说理论形式主义传统,也可以看作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宣言,并且基本指明了成熟期詹姆斯文学发展动向,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文本细读。这篇论文除了体现了詹姆斯的美学观点外,还包含了大量的英国文化信息。英美小说理论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话语和艺术经验之间细针密线的缝合,所以对中国读者来说,困难来自于对二者细致的剥离。细读这篇文章,既要分析该文的立论之递进的结构和多元层次,又需要勾勒出该文主要观点所指涉的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