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930篇
理论方法论   148篇
综合类   617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列宁的这一重要论断有以下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52.
李兆勇 《社科纵横》2010,25(1):127-130
古希腊伊奥尼亚学派自然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该学派用水、无定、气、火作为本原而解释世界的产生。但透过对遗留下来的残简断章的爬剔梳理,我们可以寻找到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发展的模式,以统一说明各家本原观的解释性意义,从而表明各种本原观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形成了一种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3.
德国浪漫派的“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刚 《学术月刊》2012,(2):55-62
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理解为"Sophia",它不但是一种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知识(即科学),而且是一种能够贯穿理论和实践的能力(即智慧)。康德为哲学规定的主要任务是"Kri-tik",即借助于理性而对现存一切事物进行审查和反思,而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科学、智慧及其统一则被康德看作是一个只能无限趋近的理想。在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影响下,以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为代表的德国浪漫派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德国浪漫派一方面主张哲学应当克服时代精神的分裂状态,回到古典的无所不包的"Sophia",另一方面又把批判的矛盾指向哲学自身。在施莱格尔看来,哲学的任务不在于给出答案,而在于不断提问的过程。这种观点被后来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继承,在实际上加剧了哲学与科学(智慧)之间的分裂。相比之下,诺瓦利斯并没有把"答案"与"提问"绝对对立起来,他认为,个别哲学遭遇的困境应该在一种"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中遭到扬弃,而这个思想恰恰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谢林和黑格尔)的理想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54.
陈军燕 《理论界》2013,(1):106-108
郭象作为魏晋时期玄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独化论的学说,从性本论、心性论等诸多方面对这一学说的内容进行了细致、深入、系统地阐述。性分学说作为其思想体系中的一环,对其思想体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郭象的性分理论围绕性分入手,分析性分、习性的概念,阐发性分的实现、性分的保持以及如何处理不同个体之间的性分差异等内容,本文正是立足于这些问题和内容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5.
自由的性质     
尽管自由的关系和意义错综复杂,但个人自由构成所有其他自由的基础,也是理解它们的前提。在政治哲学里,个人自由始终就具有政治的意义。而在现代政治共同体之中,个人自由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的手段。因此,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制度的宗旨乃是为个人自由提供最大限度的可靠的空间。法治、民主以及共和的原则是支持和保障自由的方式。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个人自由在其个人关系和活动空间的方面也会发生变化。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并不是两个问题的,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在政治哲学里,该理论是人们认识个人自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6.
赖希认为,法西斯主义的产生既不能简单地归结在大众的精神变态,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法西斯党徒的理论欺骗,它与群众的社会心理与性格密切相关。德国大众的权威主义性格结构追求宗教的神秘感,强化父亲的威权形象,这是产生法西斯主义的心理土壤。从弗洛伊德与马克思思想的结合处出发,赖希认为要走出这种压抑性的社会性格,需要实行性经济、劳动民主和自由,从根本上改造社会性格,建构自由社会。  相似文献   
57.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唐代崇尚老子、道教的历史事件,了解唐代崇道的历史背景,进而更好地把握唐代道教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58.
略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关键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转型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从根本上转换角色,调整工作方式,实现管理创新.根据"划定界线、开放市场、公平竞争、加强监管"的基本思路,政府对文化产业需要从控制式的管理转向支持服务式的管理,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整体市场制度建设、文化产业立法及政策制定、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等进行相应的角色创新.与角色创新相适应,政府的工作方式也应从反向问责、决策执行监督分开、党政一体及其分工、引导扶持激励等方面实施创新,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通过《孟子》书中关于“性善”问题的梳理,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剖析,彰显其由“四端”扩而充之的理论架构,进而发掘“性善论”所带来的政治观照,诠释孟子语境中的王道、仁政等核心概念,并对孟子哲学思想所造成的具有特色的“善人政治”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0.
文章以被学界称为“谜团”的《石涛画语录》中的“资任”说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哲学、画学以及汉语语义阐释的广阔背景,对这一概念作了细致的辨析,认为这一概念懈含着受任、取任、胜任、保任和自任五个层面的内容,这几个层面具有内在理论联系,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石涛画不思想的个性特点,文章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资任”是《石涛画语录》中仅次于“一画”的重要概念,它被置于《画语录》结尾,有收摄全篇的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