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88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317篇
社会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01.
"天籁"是理解《齐物论》的关键所在。"天籁"是针对"人籁"所发,"地籁"只是作为引出"天籁"的一个过渡。"天籁"包括"地籁"和一部分无"机心"的"人籁"。《齐物论》一文的中心点不是"吾丧我",也不是"齐物"等观念,而是"天籁"。"吾丧我"与"齐物"只是认识"天籁",体悟"天籁"境界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人们要懂得知止,才能进一步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内心,实现自我的自由与价值,从而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天籁"境界。  相似文献   
102.
文化进化的meme理论及其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eme概念来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道金斯把meme看做是文化进化的基本单元。meme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赞同,在他们的努力下,20世纪末逐步形成了用meme解释文化进化的新领域。meme理论把文化进化看做是文化复制因子--meme遗传、变异和选择的结果。但是meme存在的合法性及其进化的机制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meme理论还面临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现有的科学证据并不能确定meme的存在,同样也不能确定meme储存和传递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3.
信任与公共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青原 《河北学刊》2005,25(4):99-103
当前社会转型期,信任需要走出以私人交往为背景的传统信任,并迈向公共生活。公共性交往的扩大,需要公共性信任的支持。如果公民具有公共理性下的对等性尊重,从“我之信”到“他者之信”中型塑我们的公共性信任,使得我们在公共性交往中既保有个体自主性或私人德性的同时又在公共生活中彼此尊重,共同遵循公共性基本要求。这种相互需求的信任机制,恰好为公民道德的育成提供了最好的长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对荀子"多言而类"的阐释应该在荀子理想人格以及人格等阶差别的意义域中展开。荀子"多言而类"的观点既是对理想人格语言特质的抽象概括,在特定的荀学语境中又转化为具体的、极富实践性的礼言规范,并可以与其他礼学典籍中的语言观相互参照。"多言而类"既是政治意义上的治国理念,又是修身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其对言行之间的一致性、言语所遵守的礼仪规范、言语的务实态度所做的规定不仅仅是对圣人个体语言的修养要求,言语的修养次第实际暗喻了各个人格位阶不同的政治地位,以及与其政治地位相对应的政治职能。  相似文献   
106.
教育本身有一种非常广泛的意义。这种广泛意义的教育具有三个基本性质:(一)它关怀一个人的整全人生的那种善;(二)它要吸纳广泛的文化内容而融会成为一种观点;(三)它本身就是生活实践。以孔子与柏拉图为例,儒者的教育与古代希腊哲学活动所包含的教育都具有这种广义的人文教育的观点。这种观点的蜕变形式之一是"授人以渔"的人文教育观点。"提高素质"的观点似乎是好一些的看法。但这两种都远离了关怀我们作为人的整全人生的那种善的目的。儒者的和哲学的广义的人文教育观点可以容纳"授业"的专门教育的观点,但以所授的为有益于人的整全人生之善的真实技艺且具有真实拥有此种技艺者为条件。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儒者的教育和希腊人所看到的哲学活动的教育对我们作为人的整全人生的关怀的重要价值,并基于这种重估来澄清和校正各种专门人文知识与技艺的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7.
在应对国际和国内日趋复杂多变的多样性过程中,美国大学积累了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丰富经验。美国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正式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教学特点鲜明。本文在借鉴美国大学多元文化课程经验基础上,反思大学教育的文化使命,应重视我国大学教育"多元一体"的文化责任,立足国情和民族文化,提高多元文化课程教育的实效性,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8.
面临全球化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思想的历史上,神话、宗教和科学都给出过对世界的解释,它们都曾占领过哲学的地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世界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人类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神话、宗教和科学在这些问题面前无能为力.全球化世界及其问题需要哲学的反思.曾经被边缘化的哲学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置.与此同时,面临全球化的哲学义无反顾地转向了全球问题,全球化成了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面对全球化世界,哲学可以提供只有它才能作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9.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研究公民意识的形成特征、分析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对于培育公民意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对于传统分析哲学对主谓结构的逻辑分析方式,斯特劳森认为是粗劣和不充分的。因为从语法、逻辑的角度并不能说明主词、谓词度其关系,对语言和逻辑的说明只能诉诸于更基础性的东西。这便是他所谓的“描述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任务——揭示语言的形而上学基础,即概念图式。通过对日常语言中主谓词区分的特征层层深入地分析,斯特劳森引入与主谓区分相关的、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殊相和共相来揭示概念图式的面貌,说明语言与实在的关系。因而殊相和共相在其论述“描述的形而上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