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殷墟卜辞中有"市日",是集市贸易之日。这是研究商代商业的重要史料。殷墟卜辞中有"次",是国家设立的馆舍。商代已有传驿,穿行于交通线上。  相似文献   
52.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愚民政策及屯田、均田、编户制度,农民明哲保身的封闭意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这些都是形成小农经济封闭性的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源,则为土地私有制。  相似文献   
53.
对大多数有兴趣的人来说,认识周作大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不得不承认一个在新文化运动中有着辉煌功绩的战士的陨落,不得不承认他的附逆投敌有着内在的根据,他那曾使人景仰的人格有着他特有的虚伪面。没有必要为周作人附逆搜罗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原因,我认为有两点可以索解他附逆期间的复杂表现——这就是对人生和民族的双重悲观。  相似文献   
54.
苏联出版的许多外交史方面的著作,如葛罗米柯等主编的《外交史》等,都强调十月革命胜利伊始颁布的“和平法令”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政策的原则基础”。试图说明苏维埃政权自建立之日起就力主“和平共处”政策。甚至认为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列宁就已经提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  相似文献   
55.
在国外,特别是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各国,人口教育的广泛发展是六十年代以来的事情。这些国家的政府和学者都认为,人口教育是一项使受教育者了解人口状况、趋势及其与人类各方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相互关系的教育规程,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涉及人口问题的行为上做出正确的抉择。他们把这种教育划分为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校内人口教育和校外人口教育。我国开展人口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人口教育的积极作用和重要  相似文献   
56.
抗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寻找其侵略行为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大东亚主义""中国社会停滞论"和"中国社会外铄论"等一系列侵华理论。中国学者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不仅有力挫败了日本侵略者从文化上征服中国的企图,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7.
<正>方琼挥斥间,上下五千年。在文明与历史不断演进的漫漫岁月中,诗词、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发展、革新与繁荣,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应用文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记载着殷王朝从盘庚动迁至商纣覆灭的卜辞甲骨,被公认为是最早体现原始公务文书性质的重要考古文物,而后伴随着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主体身份的角度考察文本,揭示出种族、性别和阶级三重身份的交互作用。《野草在歌Ⅱ昌》女主人公玛丽·特纳的人生悲剧,是主体在多重身份关系中痛苦挣扎的真实写照,是弱小个体面对强大的权力话语的屈从与妥协。而身份的公众版本掩盖了内部的分化、排挤了某些被压迫的群体,只有重返个人的身份观才能维护主体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59.
现代乡土文学继承了民间传统,把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文本创造的核心。在人名系统这一包含着丰富民间意念的领域,主要人物的姓名称呼一般是根据创作的意图和人物在其间的活动命运安上适当的姓名,使之名副其实。地域文化心理也深刻地影响着命名的用意,不同地域的命名显示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民俗模式。在人物形象构成中,诨号、绰号、雅号一类称谓习俗仍占有一席之地,准确地描摹出乡土人物的生存形状和文化处境。  相似文献   
60.
在加速度的时代语境中,近年来子川的诗歌以更为个人化和更具代表性的方式呈现了个人生存的暗箱和时代寓言。在知性、平静、焦虑和疼痛中,子川诗歌呈现出纯净和平和之美;与此同时,子川诗歌以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包涵了时代场景与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