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泛化将孝的精神理念运用到亲子之外的领域,这不仅从理论上为儒家伦理规范的外扩开辟了新路径,而且通过移孝作忠使其成为治家理国的有效方法。孝道泛化的内在原理是拟血缘关系,它使非血缘性的个体之间通过情感转移来模拟真实的血缘关系。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西学影响使得孝道泛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受到严厉挑战,然而,其依然可以发生于儒家文明影响下的稳定组织之中。针对当今以科层制为代表的主流管理模式对成员感情与彼此关系的普遍忽视,孝道泛化的创造性运用可以重建成员间的情感互助与伦理团结,使成员表现出组织家人行为,具有积极的管理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开放作为资本操控文化的起点,既是资本增殖的手段,也是文化维系的根本。但表层的开放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封闭,这是资本文化逻辑更为本质的向度。封闭性形成以资本为主导的文化利益闭环,加剧异质文化间的断裂,促使“超文化”生成,使文化呈现出生产的非需求性、交换的非平等性、分配的非均衡性和消费的非自主性,强化资本的权力。开放走向人化而封闭导致物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矛盾,解放与奴役、自由与束缚的矛盾,社会关系优化与退化的矛盾,都强化了资本宰制下人化和物化的界分。在宏观上把握文化开放与封闭间的张力,中观上注重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养成,微观上将家庭关系作为生成社会关系完整性的基础,有助于驾驭进而超越资本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3.
"巫史传统"是李泽厚晚近提出的用来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一个概念,意即中国"巫文化"的理性化历史进程。"巫史传统"的历史前提是"绝地天通"之后所形成的由王权统摄神权的"巫君合一",它的理性化进程是通过"数"这一具体历史途径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历史经验的保存、对天象历法的掌握和对军事活动的参与。在"由巫而史"的理性化进程中,周公的"制礼作乐"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它直接导致了后世"德"和"礼"的产生,从而一方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另一方面则标志着"由巫而史"这一理性化过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
当前,作为网络伦理和信息伦理交叉领域的网络信息伦理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专题研究,网络信息公正问题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提出该研究领域研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完善网络伦理学和信息伦理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信任作为开启人际互动和社会运转的关键密码,其生成、定型与维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孕育出的儒家伦理型信任模式,其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与有效性遭到质疑。无处不在的组织交往和组织生活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存在样式,现代组织成员之间混合性关系所凝聚的情感性成分,为儒家伦理信任的生成提供了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推恩—恻隐—感通"的动态情感机制为儒家伦理信任在现代组织中的生成提供了有效的逻辑进路。结合时代特征与组织情境对儒家伦理信任进行转化革新,可以实现组织信任在进路、意向、程度、时效等维度的积极转向,从而构建出整全厚重的理想信任图景。  相似文献   
16.
“闲”是主体生活态度的自觉,也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应然状态。在茶道中蕴含着深厚的“闲”哲学,“闲”的心境状态也通过茶这一绝佳媒介得以有效显现。茶道中的闲具有时空与身心双重维度,在此之上又展现出独特的“闲功夫”与“闲境界”。在过于工具性与功利化的现代文明中,对茶道之闲的呼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