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对千年来道德理论上的主要分歧和争论作了回顾和评论。特别是对否定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道德理论的研究、认为道德的根源和本质是抽象的人性,以及宣扬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等错误理论和观点提出了批评,并指出这些错误理论和观点的方法论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苗启明同志是一位多年从事辩证逻辑研究的中年学者。他对辩证逻辑廿多年的研究,经历了如他自己所说的从“迷误”到“清醒”的历程。1989年以来,他陆续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哲理逻辑探要》、《辩证逻辑的发展与分化》、《辩证思维方式论》、《思维基础与思维规律论》、《辩证思维方法及其运用》等。这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参加“上海首届法哲学研讨会”,会上发了一本倪正茂著的《法哲学经纬》(以下简称《经纬》)。这部著作引发我对哲学和法学的结合作了如下思考。一、从哲学的本性看哲学和法学的结合。如《经纬》所指出的,关于法哲学的界定,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大概是可以肯定的,即法哲学是哲学和法学结合的产物。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不少旨在建立哲学和某一具体学科相结合的学科,如教育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管理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等,但都不成气候。其原因之一,是哲学界对此缺乏热情。哲学界认为真正的哲学所关注的,应当是形…  相似文献   
14.
从学习型现代性到反省型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十年中国学术思想界的一大变化 ,是对现代性的批评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这种现象背后当然有多种多样的原因 ,譬如后现代理论的传绎 ;现代化过程呈现的新问题 ;对传统人文学术的新兴趣 ;等等。对现代性的批评至少包含了上述三方面的复杂互动。加之 ,像许多哲学性的概念一样 ,“现代性”(modernity)一词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 ,导致各种批评多少有些显得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实 ,这种情况在西方也同样存在 ,因为“现代性”的提出 ,本来是西方思想界对现代化运动反省的观念纽结。在马克斯·韦伯那里 ,现代性主要是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揭示出《墨经》中有关科学的内容,包括力学、光学和数学;后着重探讨了墨家思想存在科学之维的原因,从社会历史背景、内在逻辑以及方法论三方面作了说明,从而对墨家思想的科学之维何以可能的问题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16.
从总体上来看,熊十力哲学主要是一个本体论体系,由于熊十力哲学在根本上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其本体论体系也就是心本论哲学体系,其核心是本心及其实证。本心即是本体,本心的实证就是本体的达致。实证是一个具有纯粹中国哲学本土特色的术语,意义略近于程顾所说“自家体贴出来”的色味.而不完全是西方哲学以经验证实为主的实证。这一实证,内在关联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熊十力对如此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解决来窥其整个哲学之一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指明中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对此,人们往往理解为一方面抓经济发展,一方面抓思想文化建设。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我以为,在建立市场经济中的两手抓蕴含着更为深层的意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决非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人文内涵的。然而这一更为深层的意义,在我们目前有关市场经济的研究和宣传中,是明显忽略和淡化的。这就会导致从“唯技术主义”的层面上去理解和建立市场经济。这是西方市场经济走过的老路。法兰克福学派曾指出:西方的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工艺的基本原理就是统治的基本原理”;于是,从物质生产程序到企业管理的运转,除了服从技术规程之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认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陈新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来建础华东师大哲学系陈新汉副教授专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站在人类自由的高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仅从认知来研究的旧框架,从认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清华学派在哲学方法论上不仅具有注重逻辑分析法的学派总体倾向、更以不同的理论建树在两方面突破了逻辑分析法的局限:一、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张岱年这四位大师都注重寻求形式逻辑的本体论根据(金归之为“式”、冯归之为“永恒的理”、张岱年归之为“事实结构的基本形式”);二、金岳霖、冯友兰都肯定并论证了理性直觉在把握形上智慧过程中的作用,都强调逻辑分析法和直觉方法的结合;张氏兄弟则注重逻辑分析法和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科学主义的多向度展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20世纪初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多向度展开:1.在重建学术统一中,以科学统一知识,成为新经学的霸权:2.走向生活世界,以科学支配人生观.与功利原则相结合:3.渗入社会政治,以科学作为社会进步的前提,出现“技治”取向;4.将科学提升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信仰体系,以科学代宗教,作为文化变革的旗帜。文章并探讨了其中包含的多方面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