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逻辑与哲学——历史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思维对存在本性的探究,逻辑学(形式逻辑)则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科学,二者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以西方逻辑学的发展为线索,对逻辑学与哲学的关系作了初步考察,並力图说明:没有哲学的思考,逻辑学就不会出现真正的变革,而没有逻辑学的发展,一些哲学问题研究的深化也是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32.
推理形式是逻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对于任意给出的一个推理或一推理的逻辑形式,逻辑学应当提供一套完备的工具来检验其有效性。该工具对于检验推理有效性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充分要求凡能够通过该工具检验的推理都是有效的,必要则要求不能通过该工具检验的都是无效的。普通逻辑和现代逻  相似文献   
33.
忆金岳霖先生以及他对超名言之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培育同志来信通知我,“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将于1994年为龙荪师诞生100周年举行纪念活动,包括出《文集》、《纪念集》等,这促使我回忆起过去从金先生受教的种种情景,特别是1941年之后在清华文科研究所那一段时间,得到金先生给我的严格的思维训练和特别亲切的教诲,并讨论了“超名言之域”等问题,那真是对我一生影响至深的。  相似文献   
34.
我第一次知道《学术月刊》是在20余年前,那时我还是“文革”中的中学生,虽已对文史初有兴趣,但却常常苦于无书可读,无杂志可看。一次偶而在亲友处翻书,从一堆杂书中忽然发现了一册合订的旧杂志,其庄重不俗的封面,格外引人注目。这册杂志就是《学术月刊》的合订本。当然,相对于“文革”时代十几岁的中学生而言,《学术月刊》无疑  相似文献   
35.
五中全会为今后15年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宏伟的规划,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在论述新形势下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时,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述。我们需要认真领会和研究。 首先需要弄清,为什么要在今后15年里,尤其在当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我感到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面临国际范围内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的相互激荡和影响,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临着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这些较量和压力,既  相似文献   
36.
理性与非理性作为人类生存的“工具”,无时无刻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生影响.因为理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向,非理性是其不可或缺的“补充”,唯有两者处于一种有机的状态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张雄同志的新著《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正是有感于此,着眼于哲学和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对之作了深入的探索,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因而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学术力作.读罢掩卷深思,笔者深感《非理性世界》为读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为了确定一个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理性世界的可靠理论基点,《非理性世界》首先着眼于哲学与经济学的比较研究,对经济非理性概念作了探索性的考察和界说.作者的最后结论是:第一.经济非理性和哲学非理性不是“息交绝游”的关系,而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而对前者的考察和界定离不  相似文献   
37.
本文阐述了著名学者萧(?)父先生力求以中国启蒙哲学专题研究作为解决“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契入点和路径,揭示“以古代文化长期积累为背景的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内在根据和环节,不仅对启蒙哲学的概念作了新诠释,而且对中国启蒙哲学的阶段历程及中国启蒙哲学精神作出了新概括和新探索.萧(?)父先生的这一专题研究,是他数十年学术人生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历史接合点的“再思索”与“新开发”.  相似文献   
38.
章学诚曾说:黄宗羲“上宗王、刘,下开二万”,这一评语是合乎事实的。就理论渊源而言,黄宗羲的哲学思想较多方面导源于王学,黄氏本人亦以王门后学自视。不过,正如顾炎武入于朱学而又出于朱学,黄宗羲也从王学出发而又对它作了原则的修正与改造,并最终在理论上突破了王学。 一 在心物关系上,王阳明提出了“本体原无内外”论:“心何尝有内外?……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所谓无内外,即是“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心物一体论在肯定精神本体与万物的统一性上,与唯心主义的泛神沦十分相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它视为准泛神论。从理学的演变来看,心物一体的准泛神论实际上是纠朱陆之偏的一种尝试。通过肯定心体内在于万物,王阳明一方面扬弃了程朱突出理之超验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陆九渊以“吾心”吞并宇宙的  相似文献   
39.
论赫胥黎的不可知论和第一代实证主义郁振华赫胥黎的不可知论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赫胥黎不可知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简短评论上。因此,按照其本来面貌来客观地介绍,研究赫胥黎的不可知论就显得十分必...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从定义、根据、目标和方法论等方面,探讨了中、印、西三大哲学比较研究的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作者从反对文化一无论和相对论角度,论证了比较哲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阐述了其目标:一是从哲学理论本身把握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各大文化体系的哲学个性,二是其最终落实于新哲学的创造。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比较哲学将有助于加强各文化的汇通融合,促进世界哲学的形成及哲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