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澳大利亚是一个在太平洋战争期间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战后初期,澳大利亚主张对日实施惩罚性措施,使其军国主义不至于死灰复燃,即所谓的硬和平。然而,美国在处置战后日本问题上的近乎垄断作用、亚洲冷战局面的加剧以及澳大利亚渴望与美国缔结安全防务条约,使得澳方不得不接受美国主导的对日软和平条约。澳大利亚对日战略的这一转变标志着现实主义逐步取代理想主义,成为其外交和防务战略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2.
里海“BTC”石油运输管道的建成有力地改变了里海、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从其管道建设的走向上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为争夺里海的地缘政治的角逐愈发明显,这条管道对于中哈石油的管道建设,以及以后的石油运输都会带来很大影响,作为中国的石油战略必须为此加强预见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3.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是冷战期间美苏之间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对抗,肯尼迪采取了以武力威吓、制造风险、自我克制、准备谈判为特征的"边缘策略"。在危机发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追求谈判可能性边界的过程。核时代使得国际危机的处理方式发生变革,在核时代这个常量限定的条件下,博弈双方会控制边际收益,达成利益均衡点并缓和危机。  相似文献   
94.
刘蕴锋  李艳 《理论界》2008,(11):209-210
本文历史地分析了美国总统小布什执政以来的南亚政策:重印轻巴、印巴平衡中的重巴和印巴平衡中的重印,运用结构现实主义理论阐释了小布什政府两次南亚政策调整的原因——中美印战略三角的存在,最后分析了小布什政府的南亚政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各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短时间内人口剧增,产生一系列城市安全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安全问题具有影响叠加性、传播跨地域等特点,必须切实加强在标准化、技术、信息、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交流。发展城市安全国际合作组织,开展防范城市灾害的合作研究,构建多方参与的安全互助网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等是开展城市安全国际合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6.
在<法哲学原理>第三部分的伦理篇中,黑格尔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市民社会"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市民社会"的构成、性质和作用等."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和罗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具体内容也不断变化."国家中心主义"和苏东的巨变驱动了市民社会的复兴,全球化和通讯科技发达的背景又把它带入"全球治理"这一新领域.因此,对市民社会的理论探究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国际关系的新学术视角和纬度,并且为我们从政策层面促进国内政治、社会结构与国际政治紧密结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试论社会转型与政党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利益群体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必然引发利益要求的冲突和社会矛盾的积累。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给中国的政党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置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执政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中去思考,协调多种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98.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步入转型之路,经历独立初期的“休克疗法”后,中亚各国偏向了权威政体。对此,大多数学者都从苏联遗产、中亚的民族多样性和宗教多元性等方面进行解释,却忽视了中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宗族因素。文章尝试通过分析宗族在中亚独立时的社会作用以透视其对中亚国家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面临巨大挑战,学科设置队伍建设边缘化、理论研究薄弱化,原因既有研究队伍主观原因,也有经费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在理论研究上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发展史的研究,加强对现实问题背后的思潮的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研究。在学科建设上,强化学科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0.
第三部门的社会功能:理论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市民社会的建构,第三部门日益引起学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阐明与第三部门相关的不同理论及概念,描述用于解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探讨第三部门对“公共管理”思路的启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