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狄金华  郑丹丹 《社会》2016,36(1):186-212
本文将家庭资源分配置于三代的代际链,将家庭资源分配中的“亲代优先性”和“成年子代优先性”结合起来形成资源代际分配的四个亚类型,并以此来审视当前农村家庭养老中的资源分配。通过对CHARLS数据的分析发现,个体的现代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决策,其中,个体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状况的改进)使其在资源分配时倾向于支持子代。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村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并未呈现“伦理沦丧”特征,上位优先型的分配方式仍在家庭资源代际分配中占据重要位置;造成农村家庭对亲代赡养资源供给不及现象的原因并不总是“伦理危机”,而由“伦理转向”所导致的下位优先分配原则可能是上述现象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62.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祖佩 《社会》2016,36(3):167-191
在项目进村过程中,"新代理人"成为描述当前村治主体角色性质的核心概念。契合当前项目进村要求,进而满足村庄社会项目诉求是"新代理人"形成的权威基础。在基层政府"悬浮"的背景下,村治主体的谋利冲动与村庄社会的项目诉求相互交织,村庄中交际能力强、关系网络广且关系重心和利益空间在村庄之外的部分村民登上村庄政治舞台。"新代理人"的治理实践表现出一种利益治理的逻辑,这实质上是后税费时代基层治理困境的延续。在村庄社会增量逻辑的主导下,以"新代理人"为核心要素的村庄权力结构呈现固化态势。"新代理人"与传统代理人在权威来源、精英替代逻辑、治理机制和治理绩效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这也凸显出"新代理人"概念所蕴含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新代理人"脱离于国家和乡村社会的双重规制,是基层治理研究的一个新议题。  相似文献   
6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04-209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形态,是一种合理的民众的地方性知识。从理论层面上看,民间信仰正功能背后潜藏着负功能,但民间信仰的正功能要大于负功能。从实证层面上看,农民对民间信仰的功能普遍持实用态度。农民的个体性特征影响着他们对民间信仰功能的认知和态度,民间信仰的传统功能存在着不断被赋新的现象。  相似文献   
64.
农民行为发生机制研究构成农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农民行为发生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农民行为本身,同时亦有助于理解政策在农村社会的实践特征。基于2006年CGSS数据,考察了农民养老的制度背景,分析了农民的养老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风险规避与路径选择"构成了农民养老行为的实践特征。研究发现,农民行为的发生包括2个相反相成的过程,即一方面农民行为发生场域中的结构、规范与准则对农民的行为选择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结构、规范与准则为农民行为提供的并不是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而是一定的行为空间,在这个既定的空间之中,农民则通过理性算计来决定行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5.
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和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的“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于2013年7月19-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城镇化与农民工、农村人地关系、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建设以及农村社会问题、管理、保障与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文章对上述议题中有代表性的见解作了简要概括和评述.  相似文献   
66.
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社会组织的发展与领导注意力密切相关。乡镇社工站作为一种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广受关注的农村基层社会服务组织,正在吸引基层政府的注意力并在各地渐次兴起。本文以雨露机构的社工站建设为案例,从纵向发展历程和横向发展类型两个维度剖析乡镇社工站建设中的领导注意力现象。从纵向发展历程看,对应领导注意力经历个体重视、群体推动和制度建设三个阶段,乡镇社工站亦走过零星出现、逐渐扩散到规范发展三段历程;从横向发展类型看,依据注意力主要来源于上级主管机关民政部门还是上级政府部门的不同,乡镇社工站的领导注意力可分为以块为主的紧密型、以条为主的疏离型以及条块结合的联动型三种类型。研究显示,唯有实现持续的制度性注意力吸引和条块结合的注意力联动,乡镇社工站方可获得持续稳定发展。为此必须内外同时发力,一方面必须提高相关领导对社工站建设的认知,另一方面社工行业务必在乡镇社工站建设事业中做出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