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94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世界到中国,经历了五百年的历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于幼军与人合作先后出版了《社会主义四百年》第一、二卷,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演绎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随着历史向前推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无论社会主义理论还是社会主义实践,既遇到了重大挑战,也赢得了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82.
布洛赫历史哲学的价值诉求是理解其社会历史思想的关键切入点。他从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和宗教人本主义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理论中汲取理论营养,揭示了人类物质异化、精神枯竭的社会现实,批判了斯大林主义和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缺陷,从而试图建构一种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弥赛尔主义和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相融合的社会历史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383.
作为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马克思是多种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而其超越前人之处在于他的实践理性主义。马克思的实践理性实现了哲学史上理性观和实践观的双重革命,和谐是马克思实践理性本有的内在维度。对马克思来说,劳动合理性或劳动解放是实践理性以及实现自身和谐维度的基质和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384.
马克思实践人学是对传统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它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理性人学和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它以"实践"为基石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个体与社会的统一;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思想内涵及其人学研究范式在当代具有不可超越性;它与"以人为本"实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85.
张永刚 《南方论刊》2010,(11):59-62
福柯的“生存美学”是他对数千年来已经异化了的人性最深入的研究。“生存美学”的核心是“关怀自身”,强调重视自我,重视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以及重视身体体验。“生存美学”内涵是生活美学,重视现在美和生存风格的选择,提出“生活是艺术品”。“生存美学”的本质是追求自由,自身的自由和实践自由同等重要。福柯的“生存美学”指引人类走出异化的沼泽,寻求自由的人生。  相似文献   
386.
孙中山先生在谋划中国的社会发展时,吸取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合理成分,并借鉴和反思了西方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和谐社会观,两个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观,坚持区域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观,防患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和谐社会观,和平统一祖国的和谐社会观.  相似文献   
387.
民主是哈贝马斯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他构建交往行为理论就是为其民主思想奠定理论地基的。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日渐兴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往理性影响广远。哈贝马斯认为,真正的民主必须实现人权和人民主权、事实意义上的有效性和规范意义上的有效性的双重统合,为此必须采行双轨制。这种双轨制的问题在于,除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程序主义过于理想化以外,双轨互动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和传导媒介。这恰恰凸显了中国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88.
洪伟 《天府新论》2014,(5):29-35
“两会”游说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政治现象。“两会”游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游说的主体、对象、方式、议题等方面有别于西方的利益集团游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两会”游说的兴起,既是中国政治进一步走向民主开放的表现,也对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两会”游说在形式、广度和深度、效果、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从制度机制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以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