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政治结构是混同的。政治结构混同是指前现代社会中功能弥散型的社会政治结构承担两个或多个异质社会政治功能的政治系统结构状态。它既是结构的混同,也是功能的混同,表现为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混同和政治系统内部结构的混同两种情况。政治结构混同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政治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孙仪凤 《学术研究》2002,3(6):121-125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根源主要在经济活动领域。本文通过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经济活动方式的差异,探讨它们对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23.
世界体系思想的流派与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知识分子运动 ,世界体系思想是 1970年代才出现的 ,对 1960年代世界社会科学的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是其诞生的直接动力。目前的世界体系思想运动存在两大主要观念流派 ,即以沃勒斯坦和霍普金斯为代表的“世界 -体系”派 (World -Systems) ,和以贡德·弗兰克和J·阿布 -卢格霍德为代表的“世界体系”派 (WorldSystem)。这两种流派虽然统一于世界体系的分析单位理念之中 ,但它们在有关世界体系的范围、数性、时间、发展变化的动因与规律、思想哲学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24.
作者根据思维过程中是否包含矛盾把思维分为协调思维和弗协调思维两类。本文提出弗协调思维具有面对矛盾的超然性、处理矛盾的灵活性、处理矛盾的暂时性这样几个基本特征。该文从搁置矛盾法、超越矛盾法两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弗协调思维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我国开征遗产税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构建遗产税的立法体系,必须明确遗产税的纳税人、纳税对象、起征点、税率征管等一系列问题。此外,为保证遗产税的顺利实施,我国还应具体实行其他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6.
青年马克思在人道主义的思考上总是不断变化,发生了从唯心人道主义到人本学人道主义到科学人道主义 的三次转变,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反映出马克思哲学思想日趋成熟、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27.
推理的演绎与归纳之分是从推理的导出关系而言的。推理的结论为其前提演绎地导出是指:如果推理的前提都为真,那么其结论为真,而推理的结论为其前提归纳地导出是指:如果推理的前提都为假,那么其结论为假。在形式语义学中,若一组命题演绎地导出一个命题,则该命题就被定义为该组命题的演绎后承;类似地,若一组命题归纳地导出一个命题,则该命题可被定义为该组命题的归纳后承。相对于形式系统,“演绎”和“归纳”的涵义如下:形式系统在形式语义下是演绎的,当且仅当该系统的语法推演关系等于该语义中的演绎后承关系;形式系统在形式语义下是归纳的,当且仅当该系统的语法推演关系等于该语义中的归纳后承关系。已经证明:形式系统在某形式语义下是归纳的,当且仅当此系统的镜像系统在该形式语义的镜像语义下是演绎的。对于任何按照某一形式语义建立起来的演绎系统,我们都可给出一个形式语义(它同前一语义具有相同的真值概念),并能按照该形式语义建立起一个归纳系统;反之也成立。演绎系统和归纳系统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28.
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胡塞尔提出了自己的意义理论。他认为,意义是先于理论的东西,不一定与语言有关系。他在进一步研究中,提出了新的抽象理论、本质直观理论、意向性理论,揭示了意义理论与心理内容、意义与对象、意义与意向性等之间的关系,并试图解决意义的主、客观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29.
十六大报告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 ,即以“三个代表”为价值标准 ,以人民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 ,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又与 2 1世纪新的社会发展观相适应 ;既具有世界性意义 ,又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0.
一、从“公民社会”到“非政府组织”近年来在国内学界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公民社会 (CivilSociety)”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价值取向 ,重新探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 (NGO)自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研究公民社会问题的学者看来 ,NGO是公民社会的核心要素 ,它们的兴起和活跃正是公民社会主体性力量的彰显。近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成和广泛流行于 1 7- 1 8世纪 ,即市民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其时 ,专制国家开始成为一个专门化的政治功能高度集中的特殊领域 ,同时也产生了以市场为主导的私人领域。在这个私人领域的内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