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6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否定建立平衡”,这是本文作者对如何建立当代审美形象提出的规定性原则.并以此对“天与人”、“‘生存与存在”、““快乐与沉醉”、“不美与美”等范畴作了新的诠释。作者认为,“个体”否定“群体”,“美”否定“不美”.已经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克服、取消、征服之意.而是要建立一个与否定对象性质上不同的世界,来产生平衡、健康、丰富的当代性审美形象。这种形象不仅由“美”构成.而且由“不美”构成。这就是说.‘”美”不仅是在对“不美”的本体性否定中产生的.而且是在对“不美”的局限的发现中形成自己的内涵的.是为了弥补“不美”的局限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现象学、怀疑论的视界,对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审美价值予以存疑,否定美与价值的必然联系,认为“审美价值”是在日常语言意义上的伪命题。本文还尝试清除传统形而上学笼罩于美学的思维迷雾,存疑美与实践性、情感性、价值观等概念的逻辑联系,还审美活动以诗意的超越性存在。  相似文献   
53.
审美建造方式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它的尺度.本文以马克思的两种尺度理论为基础,辨析了两种尺度的本质属性,指出人的第一尺度(“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恰是它的主体尺度,人的第二尺度(“任何种的尺度”)才是审美尺度.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的两种生产方式,即以主体性尺度为基础的理性制作方式与另外一种“随物赋形”的审美建造方式;后者是人以万物自身固有的尺度来生产,它的产品是事物本身而不是人的劳动产品.这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一建造中,人以世界自身的尺度使世界澄明、显现为世界本身.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丰子恺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总结了丰氏作品于不同时期体现的不同思想特色,进而归纳出丰氏创作的两大特色;只写旧体诗词而不写新诗,写作时间的两次相对集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丰子恺诗词创作的选择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的时代背景也不时左右着丰氏的写作取向.  相似文献   
55.
一、儒家“和而不同”的当代性局限应该说,从“和为贵”《论语·学而》,“矜而不争”《论语·卫灵公》)、“德莫大于和”(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及至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与“同”在儒家哲学中的突出地位是不言自明的。而其基本含义,早已由《国语·郑语》中史伯所提出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念奠定。即:“和”是事物“多样统一”所造成的和谐与互补,这种和谐与互补可以促使万事兴旺;这便是“贵”,也便是“美”,所以有“中和之美”之说。反之,由于“同”是…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它不仅是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实质上更是一种以历史主义(而非逻辑主义)为价值系统的学术史观。它直接继承着中国传统的历史主义、特别是“五四”时期所形成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而来,同时又是对这一传统学术方式的超越。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与旧历史主义最注重材料的鉴别与使用不同,文学人类学更重视对于主体思维方式的批判;从价值观念的角度看,与旧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不同,文学人类学采取的是一种更为客观的价值中立策略;从历史观念的角度看,旧历史主义对历史本身的理解基于一种“文化利用”态度,而文学人类学则以对历史本身的还原为旨归。作为一种学术史观的当代文学人类学研究,其唯物史观依据可以归结为“原始的存在如何决定了原始的意识”。  相似文献   
57.
元散曲中绝大多数的有关青楼唱酬的作品既有骏高的认识价值,也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元代青楼唱酬之作之所以兴盛,这与作品的主人公──艺妓和作品的作者──元代文人有密切关系。这些青楼唱酬之作可分为如下三类:1表达爱情.2表达同情.3.表达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58.
作为<红楼梦>叙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层叙事在晚清受到了高度推崇,具体到近代前期狭邪小说创作中,还可细划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发现手稿"型与人物跨层叙述.以分层叙事为切入点,可以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与把握<红楼梦>与近代前期狭邪小说间的袭承关系.  相似文献   
59.
玉山草堂在元末文人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 ,其文学精神熏陶了一大批文学作家 ,玉山集团是元末文学创作的实力派作家群 ,在元代后期的文学演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一近古叙事所依托的文化背景是自南宋以来高度发展的商业化的城市文化,在这个文化背景中,市民阶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要研究近古叙事艺术和叙事观念的特点,就不能不注意反映在叙事作品内容中的市民形象的意义——市民的身份、地位、文化特征及其演变过程。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