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72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392篇
社会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1.
国家赔偿法的出台结束了国家侵权可以豁免的历史,但国家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并未纳入到国家赔偿法中,这对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对人合法权益相当不利.我们应当从扩大责任承担形式、扩大赔偿范围、确定赔偿数额、确定归责原则等方面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加以完善,并修改《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国家赔偿范围内,以期达到国家与相对人利益之平衡.  相似文献   
92.
竞业限制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合意的双务合同,约定经济补偿作为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是竞业限制协议生效的必备要件;而从《劳动法》视角出发,使劳动者承担义务却不享受权利从根本上违反了《劳动法》立法的基本精神之一的倾斜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3.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是其应有的职能.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确立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职权范围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职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并构想了完善我国检察机关职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4.
“上命下从”是检察一体化的应有之义, 意味着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检察长对检察官享有指令权, 能以命令的形式要求检察机关或检察官实施一定行为。而在客观义务面前, “法律的守护人”是检察官角色的集中体现, 客观公正应成为检察官的不懈追求。当“上命下从”遭遇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之时, 应受到如下的限制:“上命下从”不仅应以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为边界, 不能抹杀下级检察官的相对独立性, 而且还应该避免检察官行政人化。  相似文献   
95.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个人与国家关系作为思维逻辑主线,立基于人的社会本质这一核心前提,来阐释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96.
目前 ,我国司法界展开了检察监督制度的废存、检察监督范围问题的大讨论。究其实质就是对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应当享有哪些职权、每项职权的范围有多大存在分歧。对此 ,笔者认为 ,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寻找依据不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反而会陷入“以命题的正确为已知条件来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的逻辑怪圈。鉴于此 ,本文从国外立法入手探讨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问题 ,旨在确立关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正确的职权观 ,并为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作点贡献。一、国外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的    比较与评析国外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97.
当市场经济、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模式选择时,如何在和谐的价值取向之下.使频繁的社会冲突与和谐的诉讼机制有机契合,以解决法制现代化进程带来诉讼理念的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冲突与和谐碰撞,传统与现代性交融,诉讼文化必须探寻双方的有机契合点,在博弈中对诉讼机制作出新的解读。因此,和谐诉讼也就必然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8.
见义勇为具有包含多个主体的复杂法律关系 ,因而对见义勇为人因见义勇为行为所致损害就有不同的承担主体 ,分别承担公平责任、侵权赔偿责任和行政补偿责任。如何科学地分配这三种责任 ,是今后见义勇为统一立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陈小洁  王磊 《社科纵横》2006,21(1):57-58
中国现行的民事立法在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上,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立法缺陷。本文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针对其不完善之处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
作为面向现代性的韦伯法律理性化的理论所包含的悖论,乃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律背反,以形式理性化为特征的法律现代性体现了现代法律正当性论证的一元现代性学术诉求.尽管形式理性化的法律现代性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价值,但是要破除法律理性化中的悖论就必须引入多元现代性论证的视角,立足于不同文化中的理性结构,为多元现代性法律制度的正当性建构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