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464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245篇
社会学   4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形势下,军队科技人才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依据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军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即第一,必须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引领科技人才成长方向;第二,必须始终把科技人才培养放到战略地位,走开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子;第三,必须健全人才向边远艰苦地区流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2.
随着时代发展,信息网络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也对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军队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十分关键。本次调查了解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情况,发现网络教育开展的特色效果与不足,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提高官兵政治素养和思想作风,增强我军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3.
张文魁 《理论界》2009,(4):150-152
在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清政府为阻止太平军北上并协同江南大营扼杀新生的太平天国政权组建了江北大营,但这一地区性军事集团却被太平军两次击溃,最终被咸丰帝撤销番号。本文通过对其作战能力的探讨来说明其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曹操在戎马一生中所展现出的战略运筹、决策指挥、知人善任、监督控制、人文休养等卓越的领导能力,对于今天我们军队领导能力的培养仍具有极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5.
尚武精神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不竭精神动力。长期的和平环境,在官兵身上不同程度滋生了一些“和平积习”,尚武精神弱化。坚持不懈强化当代革命军人尚武精神,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紧盯强军目标,大力培育官兵尚武精神,就要坚定信念、铸牢军魂,确立尚武的政治方向;爱军精武、提高素质,锻造尚武的职业品格;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夯实尚武的作风基础。  相似文献   
26.
在"名即概念"的传统研究范式中,被公孙龙本人称之为成名之作的《白马论》,也遭到了曲解与误读。因此,重新疏解《白马论》,对于恢复公孙龙思想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和评价公孙龙思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一个国家通常在统一的外交政策下,有着统一的外交方略和目标。外交方略能反映该国一个时代的政治先进性,同时也是该国综合国力是否强大,政治是否清明,社会是否繁荣的表现。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十分反对元代穷兵黩武的外交方略,他主张睦邻友好、慎用武力、增进贸易和反击外患的外交方针政策,这一和平外交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8.
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文风学风问题,提出文字表述要简洁、简洁、再简洁,做到一针见血,即简明扼要而击中要害。  相似文献   
29.
作为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反对历史唯物主义最为激烈的一个,利奥塔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予以坚决拒斥,其路径是从消解阶级斗争的主体和瓦解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两个方面展开。立足于后现代的立场,利奥塔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所有解放学说斥之为"宏大叙事"加以抛弃,积极颂扬以多元和差异为特征的微观政治,主观上试图超越马克思,然而客观上矫枉过正,走向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30.
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当中,作为根本前提的自立性自我具有本原行动的力量,它能自我追求其最高的实现。这决定了费希特哲学体系在总体上的目的论解释方式。通过将哲学原则中的目的论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费希特构筑了一个先验目的论的历史哲学体系,即从逻辑上为人类历史筹划了一幅先验性的宇宙蓝图。费希特的先验目的论哲学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着很多无法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