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22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27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唐后期,南贬北人之间存在一种互赠南方物产的风气。在一些独特的南方物产交换行为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某种南北互动信息。蕲州簟与文石枕的赠送既能够使双方的情感得以交织与升华,更重要的是使南贬北人在自己编织的礼物交换网络中逐渐找到了环境应对的手段与方法,在积极的个人调适中,使北人与南方环境逐渐融合。而斑竹杖与壁州鞭的赠送则具有南贬北人调适贬谪心态之功用,表达了他们对南方生存现状的强烈不满,以及逃离现实的深切渴望。在环境应对与心态调适的同时,郴笔、叠石砚与叠石琴荐的赠送又体现出南贬北人所持有的正统身份认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南北的整合趋势。南贬北人对南方主动的排斥与被动的适应,共同构成了唐后期南贬北人在南方的生存状态。这一充满矛盾的生存状态,使得南北的差异与统一、冲突与整合不时发生着博弈性的变奏,这些历史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唐后期南北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4.
乾嘉时期四川的赶场活动中,人们买卖刀具、粮食以及衣食日用品,场上有木匠、铁匠等手艺人,场作为重要的公共场合,赶场较多伴随着人际交往与娱乐餐饮。巴县的场上就有不少店铺,如饭店、杂货铺、酒店、钱铺、药铺等。场一般地处交通要道,附近居民较多,商家入驻开店主要满足人们日用所需。场市隔两天开场,场期较为密集,场市人口的职业构成以经商者以及佣工、种地者为多。场市存在不少违法行为,私宰耕牛、赌博、绺窃、抢客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场上人多事繁,差役会到场巡查。有的场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如"场约""场头"等。巴县重视场的治理,场的兴建需要乡约、地邻申请,知县批准并示禁后正式开设,并由场头、客长与乡约等共同治理,场头等由场民公议产生。巴县所给执照规定场头、客长等协同乡约办理场内公事,此外还有维护地方治安的职责。场被官府派差,有的还建有看守递解犯人的卡房。场市设置栅栏、虎头牌、虎皮棍、梆锣、更夫,以防盗贼,团练的推行也改造了场市的组织与治理。  相似文献   
25.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六册收录了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109页,其中有一件文书涉及兵士改姓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该文书的收文机关为第七将,指出其性质属于庶民上书,并结合其他文献考察了该文书反映的宋代司法制度和兵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6.
在新中国"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典范的构建中,《史学月刊》具有重要地位。1951年1月,《新史学通讯》创刊,创刊后的最初阶段关注中小学历史教育,贯彻唯物史观,明确历史教育目的,宣扬爱国主义,介绍历史教学经验,为历史教学答疑解惑,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历史教育体系的建立,贡献良多;同时,又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讨论与建构。1957年《新史学通讯》更名为《史学月刊》后,加强学术性与专业性的转向,引领历史人物与历史评价、农民起义、历史主义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大讨论,对于新中国史学典范的构建与史学人才的培养,均卓具建树。  相似文献   
27.
学者们在"史学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就会议主题包括历史的规律、属性、功能与原因、史学观念以及主体与客体、史学现代化的内涵与趋向等史学理论和方法诸重要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有关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无疑会有益于丰富、充实史学的内容,从而把史学现代化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28.
<正>在传统商业贸易向近代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广阔的中间过渡地带,而行栈与行栈制度则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其有充分的认识,才有可能获得对中国近代商业贸易的完整认识,也才能真正理解传统商业在近代的演变过程、特点及意义。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领域久被学界有意无意地忽略,研究成果几近空白。可喜的是,2012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庄维民先生的《中间商与中国近代交易制度的变迁:近代  相似文献   
29.
杨志玖教授是享誉国内外史坛的史学家,山东淄博人,1915年生,回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另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蒙古史学会理事、隋唐史学会顾问、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顾问、中国历史大辞典编委会主编等学术兼职。著有《隋唐五代史纲要》、《元史三论》、《马可波罗在中国》等,发表论文近200篇,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即将出版的著作有《元代回族史稿》、《陋室文存》、《马可波罗在中国》(英文版)等。杨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蒙元史、隋唐史、回族史、中西…  相似文献   
30.
王晓天 《世界民族》2006,8(2):56-59
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意味着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氏族外婚制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图腾”一词的由来、含义,以及图腾起源、图腾崇拜的本质、图腾与禁忌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说明图腾既非古代神话也非现代预言,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神力的象征,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