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51.
光绪、慈禧去逝后,留日学生朱增澹等人冒用杨度所创立的宪政公会之名向国内各地寄送传单,攻击袁世凯弑君谋逆,影射醇亲王载沣谋子即位大做手脚,号召国人兴兵入京杀袁世凯为光绪皇帝报仇。传单引起清廷内部极度恐慌,下令对来自海外的信函严密检查,并请求日本政府协助调查传单的制造者。日本政府警告朱增澹等人停止寄发传单,但并没有将调查结果通报清政府。清政府虽怀疑是侨居日本的中国人印制并传播了檄文,但究竟何人所为,清政府始终未能获悉实情。  相似文献   
52.
元代,陕西、四川、甘肃、云南、岭北、辽阳六行省所肩负的使命可分综领军民、总兵戎、镇护供军三类。六行省在权力结构方面表现为宗王、重臣多方控驭,其拱卫和较直接治理边疆的功能颇为突出。在西部北部边疆的治理控驭诸举措中,六行省是主导力量。由于六行省设置及多维的配套保障,分寄式中央集权在西部北部特定场域下得到了出色发挥与最大限度的优化。六行省还积极实施了西部、北部六七个地域子文明的新整合,这无疑是汉唐以来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开拓和少数民族区域子文明逐渐融入中华多元一体框架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3.
随着人才竞争的越演越烈,文凭成为人才证明的重要凭据,而考试又是得到文凭的唯一途径.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在中国教育考试体系不很完善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大批"新兴考试人",即"枪手".虽然国家再三强调要整顿考试秩序,也采取了很多防止替考的措施,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论使用什么先进手段,都会出现漏网之鱼.  相似文献   
54.
郑善庆 《社会科学论坛》2010,(19):157-161,191
民国学人孙次舟,早年即负才学,师从顾颉刚,信守“疑古”,且终生未弃,乃战时“屈原是弄臣”之争的挑起者;然其高傲不群、苛责自负的性格,为批评而批评的极端疑古之论,皆不免为时所讥,且不为主流学界所认同,终究注定了一代史家的落寞命运。  相似文献   
55.
盐税为清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宗,对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一直为最高统治者所掌控。但随着国家对基层社会控制力的减弱,盐枭作为一股特殊的群体,正逐渐由隐蔽、散乱、自发走向了公开化、规模化、武装化,成为了与清政府争夺盐业利益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6.
文献中常有"炎汉"、"炎刘"的提法,其实准确地讲这仅指东汉。整西汉一朝,始终未立火德,前期是水德,中后期是土德。至于西汉后期极为盛行的火德,并未被定为法定徳属,直到光武帝时才"始正火德"。若以为"炎汉"即为两汉,则是对历史真相的曲解。  相似文献   
57.
道光时期,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就在清政府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后,鸦片战争尚未爆发前,在山东潍县爆发了一次因灾荒而引起的武装暴动,这次民变以宗教为旗帜,不但攻破县城,而且劫狱杀官,对清朝最高统治者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从表面看此次民变是因灾荒而诱导的,实质是清中叶后阶级矛盾不断积累与恶化的结果,是清政府对基层社会逐渐失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8.
魏州(大名)的兴起有较大的偶然性,特殊的政治形势将其推上了历史前台。而特殊的地缘优势和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大运河的开通又为其迅速繁荣提供了保障。经过长期发展之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变化,大名又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59.
近代以来,西方英美等大国率先启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政治民主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等政治机制,普遍参与政治并受到政治的影响.在西方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参与模式.对这些国家政治参与模式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它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现代化进程.<南开学报>2010年第1期"当代西方研究"专栏在"美日政治参与模式"主题下,刊登了专门研究美国和日本历史的两位青年学者的文章,分别对这两个西方大国的政治参与问题的一个侧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明正德年间刊印的《大明会典》,因用了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对朝鲜评价的一句话,引起了朝鲜国王及大臣们的高度关注,他们针对这句话中的宗系和弑四王两个问题对明朝开始了长时期的奏辨活动。奏辨活动主要集中在嘉靖和万历两朝。该活动以万历年间续修的《大明会典》中增加了部分朝鲜宗系奏辨的内容后而告一段落。朝鲜王朝在这场奏辨活动中,不但得到了辨白的机会,也达到了向明朝证明朝鲜王朝的正统性及朝鲜王朝是礼义之邦之目的。明朝对朝鲜的奏辨活动给予积极的回应,在满足朝鲜要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中朝政治一体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