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2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81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68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379篇
丛书文集   5041篇
理论方法论   667篇
综合类   3363篇
社会学   342篇
统计学   199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16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试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政治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战时期,国统区政治发展曾呈现出集权与专制、合作与民主两种不同的趋向并存的局面。这虽然看似相互矛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抗日战争的需要,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二者之间所固有的矛盾决定了它们不可能长期和谐共存。抗战中后期,集权与专制的趋向已明显超过合作与民主的趋向,在国统区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二者之间的矛盾也由此日益尖锐和激化,从而导致了两场民主宪政运动的爆发。这两次运动虽然最终皆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反映了合作与民主在整个抗战期间仍是国统区政治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向,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代表了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2.
魏晋至唐末,是中古社会阶层剧烈变动的时期。士族阶层逐步向新型官僚士人的演变,是这个时期值得关注的社会动向之一。在这个变化中,选举制度作为中央政权与基层社会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对士族力量的起伏升降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此外,隋唐以后士人与乡里宗族社会逐渐脱离,士族社会原有的郡望体系趋于瓦解,也构成此时期士族向士人演进的一项重要内容。1.魏晋隋唐选举政策变动与士族力量的消长东汉政权瓦解后,天下兵兴,人物播迁,曹魏政权于延康年间开始实行九品官人法,即在州郡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采用公共选择的视角,分析了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这种视角的分析实现了对此政治行为的一种全新诠释.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如何规范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详尽地讨论了一个农村集体产权或农业合作经济的演进过程。本文确信,无论是联产承包制的演进,抑或是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的演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产权的多元属性在决定合约结构与组织形态中的关键地位。在多个农户投入要素存在着强互补性的情况下,联合(集体)产权同样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105.
常健 《湖南社会科学》2008,(1):I0001-I0001
学术,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在一些人眼中,可能是喝茶摇扇的悠闲事;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是啼血熬神的苦差事.在我的体会中,学术似乎更像是生命的历险.  相似文献   
106.
欧元自1999年正式启动以来,在国际市场中的使用稳步成长,在第三国的使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有信誉、稳定的第二大国际货币。但欧元国际地位的发展在各市场部分中具有一定的不平衡,地域性显著,尚不具备全球性。欧元国际地位的这种发展状态是历史性和变革性因素以及欧元主要使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诸多有利因素的支持下,欧元作为第二国际货币的地位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0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是重要的一项.对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学术界已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然而,许多学者将其变化简单地理解为国家财政体制的变化.实际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牵涉到很多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国家立法体制、财政体制以及政府机构设置.认真梳理改革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的各种变化,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女性诗歌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躯体写作后,90年代转向了语言写作。90年代以来,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对诗歌认识的改变,女性诗人不仅以诗歌的姿态表述自己,而且以具有女性主体性的"人"的立场进入诗歌,聆听和感受世界,既不放弃性别立场,又不放弃艺术价值,使女性诗歌达到人文价值与诗性价值合一的高度。90年代女性诗歌的语言写作,使女诗人以独立的女性话语与充分女性化的写作策略,实现了女性世界的完全自立和性别表达,并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体系,从而实现了女性诗歌写作的"宁静的丰收"。女性诗歌从此走上包含性别但又超越性别的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