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选择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对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选择问题展开了一定的研究,研究多集中在农业的组织制度等方面,但如何建构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结构性资产积累期权激励运作机制,进而影响农业绩效和多样功能性实现的制度研究,尚未有相关系统学术研究。本文对以往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选择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农民农业生产行为的结构性资产积累期权激励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文献基础,并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2.
《江西社会科学》2013,(9):124-130
"冷战"时期,美国大众文化的显性存在对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往往是通过价值诉求等隐性存在的更张体现出来。而文化扩张如果达到了价值观的影响乃至塑形,对比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国家力量角逐,这种隐性殖民,其效果更为深长。论文立足于"文化扩张"这一视角,对"冷战"末期迪斯尼卡通片、流行音乐、牛仔裤这三种美国大众文化形态在中国的文化影响,做出了要略阐析,为我们管窥美国的大众文化全球渗透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53.
在民国初年的民间习惯中,抵押债权是否优先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全国没有一致的抵押规则,很多地区抵押债权没有优先权,在债务人破产时抵押权债券与其他债权处于同等地位。论文对民国初年的有关习惯进行了考察,并结合习惯与近代抵押立法的差异,重点分析大理院的司法判决,并试图展示抵押债权优先原则在近代中国法律制度中确立的细微过程。  相似文献   
54.
京师同文馆作为晚清重要的新式教育和科技传播机构之一,其所翻译和编写的科技书籍,为洋务时期西方科技知识的引入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书籍较系统介绍了引入中国的较为独到的科技内容,成为连接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从简易转向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从而使京师同文馆在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5.
余冲  霍莹 《社会工作》2011,(3):26-27
不应单纯将暑期社会实践当作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应将之同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可以开展专题调研、挂职锻炼、管理咨询等与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多样化的实践形式.为保证实践效果,需实现暑期实践活动的课程化、机制化和基地化.  相似文献   
56.
陈思琴 《兰州学刊》2011,(10):78-83
离婚后行使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的父母迁移,主要是指对子女享有单独身体监护或共同身体监护的父母一方,拟带子女迁离原居住地,由于其迁移直接影响到父母另一方探望权或监护权的行使,由此产生相关问题的争论:拟迁移的父母一方是否要通知另一方,还是可以自行决定而仅负通知另一方的义务,还是要征得另一方的同意,以及由上述问题的回答所产生的变更监护权或变更探望权行使的安排。  相似文献   
57.
田先红 《决策》2012,(8):46-48
当上访专业户胡搅蛮缠让官员们烦不胜烦时,他们就批条子要求下级给上访者发放一点小恩小惠。这种丧失底线的“救火”式治理,为上访专业户的进一步蔓延创造了空间。  相似文献   
58.
因果报应观念原本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对天地鬼神的尊崇与敬畏,是中国古代因果报应观念的肇始。因果报应观念大量蕴藏于儒、道、墨等传统经典中。佛教传入之所以能逐渐被接受并中国化,与中国本土因果报应观念的共通密切相关。因果报应观念是儒道释同源并逐渐融合的价值观念内核,也是儒道释相互借益竞相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59.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本质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争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另一方面,培育惠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性基础。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统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而传统的社会保障组织过程,不适应农民工的特点,农民工实际受益较少,因此,必须通过农民工社会保障组织创新,让劳动服务组织在农民工社会保障过程中发挥一定的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60.
航班延误是困扰民航运输领域的长久难题。《华沙公约》及中国《民用航空法》都未给出"航班延误"的明确定义。从是否超出正常的离站时间和是否在合理期间内到达目的地两方面判断,航班延误是指承运人未按约定时间将旅客送抵最终目的地,若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应以完成运输所需的合理时间来判断是否构成延误。依据"合理性"标准来划分航班延误,合理延误的承运人虽对延误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对未履行法定附随义务仍承担责任;不合理延误的承运人除承担"可预见性"的旅客损失以外,还要独立承担违约金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