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时代感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寻找实践教学的最佳途径.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地位,保障实践教学实施;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内容,以实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实践教学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2.
《独立评论》时期(1932~1937),胡适等民主派学人从做政府"诤臣"的角度,以"书生论政"的方式对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统治进行了深入的批评.伴随着"五五宪草"的修订,他们对法治这个民主宪政赖以实现的必要基础与重要保障提出了一系列意见.虽不尽完善,且囿于其自身的定位,他们的法治理念未能对当时的政治产生有效的影响,但在中国走向法治化道路上,其作用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层面的体现,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观念层面的体现,也即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的主要内容有人民主权观念、法治观念、平等观念、民本位观念。而集权意识、为民作主思想、特权思想、“官本位”意识是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悖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构在文化层面的障碍,是必须批判和抛弃的。  相似文献   
74.
审级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民事诉讼制度,具有纠正错误判决和统一法律见解的基本功能。我国现行的民事审级制度,由于在设立时欠缺审级制度功能理论和相关民事诉讼原理的考虑,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弊端和制度体系上的不和谐,使得二审难成终审,再审不得不频繁使用,地方保护主义泛滥,法律适用难以统一。因此,有必要考虑现实的国情,遵循审级制度的基本原理,重构我国三审终审的民事案件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75.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令人忧虑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政治价值取向正在走向边缘化、经济价值取向正在走向功利化、人生价值取向正在走向享乐化、审美价值取向正在走向感性化、信仰价值取向正在走向"拜星化".为努力消减这种负面影响,应从内容、形式及方法着力改进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通过研究青年马克思叛逆个性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笔者发现,青年马克思叛逆个性不仅具有纯历史的意义,而且饱含丰富的当代性价值。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从其中获得诸多有益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77.
抗战时期,大量外来人口的到来,冲击了战前以川人为主的重庆社会,引起了家庭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构成、社会地位等一系列变化;而战时重庆自身地位与实力的改变,又相应地对人口素质、就业机会等提出一定的要求。但由于重庆战时发展的特殊性,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这也成为制约重庆进一步发展的隐患。  相似文献   
78.
江泽民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其基本出发点是关注人的需要,核心内容是重视人的力量、提升人的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特征表现为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时代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全面性和务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9.
陈志杰 《理论界》2009,(1):35-37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关注到廉政建设问题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特殊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他在理论上对党的廉政建设作了深刻思考和分析,对廉政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核心内容、依靠力量、关键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使其廉政建设理论形成体系.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在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同的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知情意识和竞争意识都较过去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公正,坚持疏导的方针,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在工作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