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都是重人道 ,并以人道为终极关怀的。所不同的是 ,孔子儒家以宗法伦理为基础 ,追溯人的社会本性 ,从而建构了一个以“天命”为本体 ,以“仁”为价值中心 ,以“克己复礼”为价值实现的人文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而老子道家则以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为基础 ,追溯人的自然本性 ,从而建构了一个以“道”为本体 ,以“自然”为本位和价值中心 ,以“返朴归真”为价值实现的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然而 ,共同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治乱的时代主题 ,又将二者在对立与互补中融为一体 ,既为不同境域下的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 ,也为人们思考和改善生存境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理论视角 ,为实现人性自由、人际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2.
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以道家所代表的自然主义、以儒家所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墨家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之间的异质互补、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而且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奔腾向前和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内在结构,不仅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更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以人为本,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模式,既是文化传承过程中学派分化整合的基本点与活水源头,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3.
蔡娟 《江西社会科学》2002,1(1):148-15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两个决定党的生死存亡命运问题即执政党的现代化问题。党的领导现代化,包括党的领导的思想和理论的现代化;党的领导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党的活动方式的现代化。而要实现党的领导现代化,必须以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基础,构建党的领导现代化的新体制;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指针,树立科学的党的领导现代化的指导理论;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建立科学的新型党群关系;必须按照依法治国的途径,从严治党,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4.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3,4(4):109-112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作为一位大实业家 ,却偏偏“言商仍向儒” ,走上了“教育救国”的艰辛道路 ,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无悔奋斗了一生。张謇办学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支撑他办学的动力是什么 ?文章从伦理视角探讨张謇的教育思想 ,旨在继承先贤的人格风范 ,发扬其对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5.
当前"反全球化"现象析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中强  蔡娟 《人文杂志》2002,(2):152-157
当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出现了与之针锋相对的“反全球化”现象 ,而且其本身也全球化了。本文试图就“反全球化”所指为何、所为何来、所反为何、所为何去、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并对如何应对“反全球化”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6.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演绎出相似的历史轨迹。在其初期 ,总是先参照外来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 ,渐而又发现外来模式的弊端 ,开始探索中国式具体道路 ,显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在其中期 ,党的指导思想发生错误 ,革命建设事业发生严重挫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被迫中断 ;随之而来的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梳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多现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的历史景观 ,但这一阶段的主流思想仍然是教条主义的 ;最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质变阶段 ,即完成理论飞跃 ,形成正确指导思想的阶段  相似文献   
47.
论现代企业理财目标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股东财富最大化存在六个方面局限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价值最大化的内涵,并从必然性、可能性、空间与灵活性等四个方面剖析了其作为理财目标合理选择的理由。  相似文献   
48.
以色列是现代世界独特的移民国家。建国前犹太人六次大规模移民活动的成功 ,不仅使以色列国家得以建立 ,而且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政治方面看 ,其影响有三 :第一 ,以色列建立的民主法制国家是移民们政治目标的具体实现 ;第二 ,移民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矛盾冲突形成了以色列政治制度的特色 ;第三 ,劳工政党在移民运动中成长壮大 ,并在以色列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9.
面临中国加入WTO和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国金融业存在诸多问题和多种挑战。应不断改革金融市场,减少政府干预,强化金融法制建设,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加速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化,使我国的金融业日趋市场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0.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民稀主义倾向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的主要观点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在农村村社的基础上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的 道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民粹主义曾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影响过孙中山、梁漱溟等人。在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抵制和批判了民粹主义,确立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两步之 间不能横插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必须有一个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 业的连续胜利,我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激进民粹主义倾向的出 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 总结,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民粹主义倾向的有效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